梅启照
【注】: 挽季叔联: 挽, 吊唁死者;季叔, 作者的朋友。 期服: 古礼,丧期为三年,此指守孝三年。 犹子比儿: 古代称他人之子为“犹子”,称他人之子为“儿”,此处指季叔的儿子。 嗟我未能行古礼: 感叹自己无法遵循古礼。 毕生: 一生。 惟好道: 只喜爱道学。 言坊: 指言论行为端正的人。 行表: 德行高洁者。 公端: 指公正严明的官员。 合祀: 祭祀。 乡贤: 指乡间受人敬仰的人才。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及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概括即可。解答此题时要注意: (1) 理解诗句的内容; (2) 理解诗句的含义; (3) 理解诗歌的写作手法; (4) 理解诗歌的意境特点。 “挽曾国藩”是一首七言律诗,首联点出曾国藩在湘乡、长沙、衡阳、岳州四地都有过重要的影响,颔联写曾国藩在湘乡、长沙、衡阳
【注释】: 挽长兄联:这是一首悼念兄长的挽联。季子,指兄长。不孝不弟,意为不孝顺父母,兄弟之间不相和睦。云间,指天上。父老,即父辈。宰官,指父亲。 【赏析】: 这首挽联是作者对兄长的哀悼之词。上联“地下见爹娘”,意思是说在死后可以见到自己的爹娘,这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下联“为言季子非人,不孝不弟”,这是对兄长的谴责和责备,认为他不是一个有孝心的人,没有做到一个儿子应该做的事
地下见爹娘,为言季子非人,不孝不弟; 云间逢父老,共说宰官爱我,廉善廉能。
期服听去官,犹子比儿,嗟我未能行古礼; 毕生惟好道,言坊行表,如公端合祀乡贤。
梅启照并非清代诗人,而是清末中兴名臣,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同列为清末同光(同治、光绪)十八名臣。梅启照的诗词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梅启照的生平可以追溯至清朝中期,他在政治生涯中展现了卓越的才能和远见。在洋务运动的背景下,他积极参与了国家的改革和建设工作,被誉为“清末中兴名臣”。他的诗词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情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