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蟾
诗句:未到桑田变,疑将铜狄摩。 译文: 在旴江的船上,我感叹世事无常,如同桑田变迁,难以预料;又如同手持铜器被摩挲,感觉时光荏苒。 赏析: 白玉蟾通过联句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未到桑田变"比喻世事如沧海桑田般变化莫测,强调了世事变幻之快和不可预测性。"疑将铜狄摩"则进一步描绘了时光流逝带来的触感与印象,暗示了诗人对于时间快速流逝的无奈和无力感。整首诗充满了哲思与诗意
冬日同王茂翁联句其二 风箭射壁缝,寒棱入被单。 幽栖悄无梦,神思静常安。 【注释】 ①“风箭”:指冷风。②“寒棱”:指寒冷的棱角。③“被单”:即被子。④“幽栖”:隐士居住的地方。⑤“神思静常安”:指神志宁静。 【赏析】 诗是诗人与友人在冬日共宿一室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两句写室内的景致。风穿窗户直入,冷风如箭直射到墙壁上;被单里也透出寒冷的气息。三、四句写室内的陈设
雪窗联句 霜风寒袭人,梅香清透骨。 莫色冥九峰,月华澹双阙。 青猿啸苍虬,红萤粘绿发。 滕六欲飞花,巽二急催雪。 炉烹兽炭红,帘卷鸳罗缬。 更烧古龙涎,满斟清凤血。 堆盘老榛栗,托契旧瓜葛。 笑挥白玉麈,共说丹砂诀。 飘飘志欲仙,酣酣耳正热。 松鹤警清露,烟麋卧苍樾。 一雁过天外,孤鹊绕木末。 隐约银汉星,微芒翠杉月。 烛花冻不泪,火柿拨欲灭。 回首顾壁影,开怀吐谈屑。 结习三生路,慷慨万人杰。
【诗句】 月华飞下海棠枝,楼头春风鼓角悲。玉杯吸乾漏声转,金剑舞罢花影移。蕊珠仙子笑移烛,唤起苍潭老龙哭。一片高山流水心,三奏霓裳羽衣曲。初如古涧寒泉鸣,转入哀猿凄切声。吟猱撚抹无尽意,似语如愁不可听。神霄宫中归未得,天上此夕知何夕。琼楼冷落琪花空,更作胡笳十八拍。君琴妙甚素所悭,知我知音为我弹。瑶簪琅佩不易得,渺渺清飙吹广寒。人间如梦只如此,三万六千一弹指。蓬莱清浅欲桑田,君亦辍琴我隐几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乡村景色的诗歌。下面将对每个诗句进行释义并附上注释: 1. 山市晴岚天打围,一村鸡犬正残晖。 - "山市晴岚":指晴朗的天空中飘浮着的山雾或云雾。 - "天打围":形容天空广阔,仿佛被包围或笼罩。 - "一村鸡犬":描述村庄中的家禽和家狗。 - "正残晖":表示夕阳即将落下,余晖尚存。 2. 稻田高下如棋局,几点鸦飞与鹭飞。 - "稻田高下":指高低起伏的稻田。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掌峰前仙子家的景象,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比喻,展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和自然之美。 第一句“仙掌峰前仙子家”,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仙掌峰前,有一座美丽的山峰,山上云雾缭绕,宛如仙境。这里的主人是一位仙子,他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过着神仙般的生活。 第二句“客来活火煮新茶”,进一步描绘了主人的热情好客。当客人来到这个仙子家时,主人热情地邀请客人品尝自己亲手煮的新茶
【注释】: 九曲棹歌:指在九曲的溪流中划船而唱的歌。 铁笛声:指笛子的声音,铁是金属的一种,这里借指笛子是由金属制成的。 石崖轰裂老龙惊:石头的崖壁上因为巨大的震动而裂开,像老龙被惊动一样,形容声音巨大,如同龙吟一般。 人已服丹去:人们因为服用了仙丹已经离去。服丹指的是求长生不老药。 千古荒亭秋草生:千年过去了,这个荒凉的亭子仍然生长着野草,形容时间流逝,人事变迁。 赏析:
诗句原文: 棹歌九章寄彭鹤林 青山衔落日,白杨吐悲风。欲觅玄真子,沧洲云蒙蒙。 注释解释: - 青山: 指的是山峦或山峰,这里特指远处的自然风光。 - 衔: 吞食,这里比喻太阳落山的情景。 - 白杨: 一种常见的树木,通常在文学作品中象征坚韧或凄凉。 - 吐: 这里描述白杨树随风摇曳的景象。 - 悲风: 表达自然景观带来的哀愁或凄凉感。 - 玄真子: 可能是作者的朋友、学者或者某位隐士的名字
【注释】 九曲棹歌:指《九曲棹歌》诗。丹炉:炼丹炉。玉女峰:在峨眉山上,相传为西王母所居之处。 于今:从现在起。几代孙:几代子孙。 箫鼓:吹奏乐器。 春草:春天的野草。 【赏析】 此为一首七绝。前两句写山中景色,后两句写诗人对山中景色的感慨。 首句“山下于今几代孙”是说自从诗人来到这山中以来,已经有几代人了。“于今”一词,表明诗人来此已久。 次句“当时箫鼓寂无声”,说明山中过去曾经热闹非凡
【注释】 万顷:广阔无边的。着处:有依托的地方。 潭:水潭。青铜:铜,这里泛指金属。 飒飒风:风吹的声音。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秋天乘船游览山水时所见景色和感受。首句“万顷秋光无着处”,是说秋光浩荡,无边无际,无处可以依靠。第二句“满潭清水莹青铜”,是写清澈的湖水如同古代青铜器一样闪闪发光。第三句“金鸡叫落山头月”,是写天边初升的月亮,犹如金鸡报晓,把山头照得明亮。最后两句“淡淡寒烟飒飒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