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阳
昆山夏老能笔耕,开云种玉看峥嵘。 千条万叶入霄汉,世间草木空有名。 来持琅玕叫阊阖,坐使燕石无光晶。 北人贵竹如贵玉,直以高价酬丹青。 衡开丈幅直逾咫,不见枝梢见根柢。 恍疑湘浦推篷行,飒雨惊飙过双耳。 九疑山高望不极,影落洞庭清彻底。 灵籁时来天乐风,钓竿不动珊瑚水。 珊瑚水冷鱼龙藏,此翁一去魂茫茫。 江山有神故物在,环佩无声凉夜长。 东吴老子图书散,南国诸生思未忘。 重向玉堂修竹谱
长安城中雨成雪,退食冲寒过东阙。 苍然古柏势横空,数尺盘拿成百折。 玉龙战罢缠碧绡,流涎喷沫凝不飘。 仙人掌上露初冻,五老峰头冰未消。 飞花拂面吹还转,步屟穿林印犹浅。 鹤氅衣轻动欲翻,水精帘重寒初卷。 风骨昂藏夐出尘,俨如佩玉拖长绅。 须知世有后凋质,元是仙家不老身
樛枝老树幽岩里,山鹧双栖掉长尾。 高鸣俯搦势不停,似向春风矜爪嘴。 山头锦鸡金作冠,身披五采成斑斓。 远从红日霁时见,更向碧山深处看。 人言此物真绝特,同是山禽不同格。 休将绿水照毛衣,只恐桃花妒颜色
高栖野雀低飞燕,长在峰头与溪面。 竹鸡啼彻雨初晴,山脚泥深路如线。 崖根老树回余青,树间双鹊闲无声。 只应识得山中乐,无复人间送喜情
江南陆郎瘦于竹,种竹城东玉河曲。 未论千尺势能长,刚道两竿轩也足。 耻随桃李斗芳腴,只共松杉伴幽独。 茅茨可奈霜雪冷,韦布不受风尘辱。 平生幽赏底须多,爱此清风不盈掬。 绝胜长安酒肉徒,醺花褷月空迷复。 近从画竹得篆法,坐对凉阴刻寒玉。 终教笔硬可通神,且赏骨多能胜肉。 江左诗翁太瘦生,墨竹篆书皆绝俗。 莫言汝瘦不如渠,好为名家继清躅
霜风摵摵空林响,朔气随空入萧爽。 两鹰意气殊绝群,俯视平川如一掌。 玄云着树凝不飞,野日照地寒无辉。 缡身欲下不肯下,似觉深山狐兔稀。 丹青落手翩欲活,鞴上惊看锦绦脱。 江湖浩荡水烟深,万里阳台渺天末。 时维八月炎暑空,两鹰角立如争雄。 周旋九弦隘八极,此意岂在风尘中。 知公有才非搏击,我意亦欲辞樊笼。 只应共逐鹓鸾去,去上丹山十二重
何人醉写云山图,浮云澒洞山模糊。 空明射地日漏影,稍觉树林开扶疏。 平原苍莽不知处,忽有细路通榛芜。 茅堂枕山半阁水,卷幔正对前峰孤。 幽人深居不出户,纵有邻舍无招呼。 低头把卷苦吟讽,语暗不辨楚与吴。 中流棹歌似相答,欲断未断声呜呜。 云多水阔望不见,知是沧洲旧钓徒。 长安六月晴复雨,若非尘土还泥涂。 城中见山如见画,刚可仿佛求形模。 山犹可见水莫涉,尺潦岂足容长舻。 十年旧游忆南国
大鹰狰狞爪决石,侧目高堂睨秋碧。 小鹰倔伏俯且窥,威而不扬岂其雌。 雌雄起伏各异态,意气相看出尘堨。 独立羞将众羽群,高飞怕有浮云碍。 山寒木落天始风,日色惨淡川原空。 人间狐兔自有地,慎勿反击伤鹓鸿。 画图仿佛是谁作,宛似悬韝臂间落。 高堂匹练长风生,万里炎荒尽幽朔。 我生奇气空嶙峋,挥毫对此不无神。 送渠羽翼朝天去,亦是云霄得意人
溪声潺湲杂林壑,山势蜿蜒去还却。 浮云欲起未起时,半在溪头与山脚。 入空高鸟飞欲尽,背屋斜阳惨将落。 更无剩地与闲人,纵有红尘何处著。 南亩老翁双鬓斑,笔法颇似高房山。 少年豪宕老疏放,往往醉墨留人间。 平生画癖兼山癖,一见此图三叹息。 愧我不如楼上人,日日开窗看秋碧
坡陁连延出林麓,孤鹰盘拿熊蹜伏。 金眸耀日开苍烟,健尾捎风起平陆。 由来异物乃同性,意气飞扬两撑矗。 山跑野掠纷路歧,何事相逢辄相肉。 侧睨翻疑批亢来,迅步直欲空壁逐。 乾坤苍茫色惨淡,落木萧飕满空谷。 群豺敛迹百鸟停,万里长空齐注目。 是谁画者诚崛奇,笔势似与渠争速。 坐间宾客皆起避,阶下儿童骇将蹴。 当筵看画催索诗,卷帙不待高阁束。 平生搏击非我才,欲赋真愁成刻鹄。 微酣对此发双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