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瑾
黄国瑾是清代诗人。 黄国瑾,字再同,生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卒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他的生平充满了文学与政治的双线发展,他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进士出身的历史学者和官员。在清朝这个文人地位相对低下的时代背景下,他能取得如此成就,实属不易。 黄国瑾的诗歌创作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尽管关于他的诗作流传下来的不多,但通过《贵筑黄氏手稿辑存》等文献资料的整理
清代黄国瑾《挽吴可读联》释义
【注释】 哀吁(yī xū)九天:指哀叹、呼求。明春秋一统:指明确地表明天下太平,四季更替如一,国泰民安。昭垂两疏:指汉代的桓宽在《盐铁论》中提出“昭宣不能复比德”的论点,认为宣帝与汉文帝相比,德行不及。日月双悬:指汉朝的两位皇帝都称“圣主”或“明主”。这里以汉代为背景,意谓吴可读联的才华出众,堪当“圣主”或“明主”之称。 【赏析】 此诗首句用“哀吁”二字点题,说明吴可读联是因哀叹而作
再同,原名黄国瑾,清代诗人
黄国瑾是清代诗人。 黄国瑾,字再同,生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卒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他的生平充满了文学与政治的双线发展,他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进士出身的历史学者和官员。在清朝这个文人地位相对低下的时代背景下,他能取得如此成就,实属不易。 黄国瑾的诗歌创作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尽管关于他的诗作流传下来的不多,但通过《贵筑黄氏手稿辑存》等文献资料的整理
黄国瑾
黄国瑾是清代诗人。 黄国瑾,字再同,生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卒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他的生平充满了文学与政治的双线发展,他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进士出身的历史学者和官员。在清朝这个文人地位相对低下的时代背景下,他能取得如此成就,实属不易。 黄国瑾的诗歌创作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尽管关于他的诗作流传下来的不多,但通过《贵筑黄氏手稿辑存》等文献资料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