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士鼎
黄士鼎是清代的诗人。黄士鼎(1769-1830)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生活在清朝乾隆年间,具体时间大约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他的成就和经历在资料中并未明确记载,但从他的诗词作品来看,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体现了他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 黄士鼎的生平事迹并不十分详细,但他的诗作却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代表作《登镇境山》便是其诗歌创作的杰出代表
清代黄士鼎《登镇境山》释义
【注释】 登高冯远眺:登高,登上高处;冯,通“凭”,倚靠;远眺,远望。翠色落江关:山青翠欲滴,色彩明丽,好像落在了江边关隘上。峡口云常吐:指长江三峡的峡谷口处常有云雾缭绕。荆门水自环:指荆门一带水波环绕,水流回旋。烟浓点茅屋:烟雾笼罩着茅草房舍。 木脱见秋山:树木因霜雪脱落,露出了秋天的山。无限游人意:无数前来游览的人的心情。相看白鹤还:彼此相对而视,好像白鹤一样。 【赏析】
黄士鼎
黄士鼎是清代的诗人。黄士鼎(1769-1830)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生活在清朝乾隆年间,具体时间大约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他的成就和经历在资料中并未明确记载,但从他的诗词作品来看,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体现了他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 黄士鼎的生平事迹并不十分详细,但他的诗作却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代表作《登镇境山》便是其诗歌创作的杰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