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光典
芜湖樵舍燕集呈南皮尚书 西上桓公镇武昌,扬舲春雨过江乡。 主人款接倾三雅,宾众追随在一堂。 大雅久衰当共起,中行难与幸能狂。 旧京寥廓思何极,鶗鴂先悲草不芳。 注释: 1. 西上桓公镇武昌:指诗人前往武昌,拜见桓公。桓公,即桓温。 2. 扬舲:扬帆。 3. 三雅:指《诗经》中的“风”、“雅”和“颂”。这是古代诗歌的三种体裁。 4. 中行:指孔子的学生子路。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前往武昌拜访桓温时
挽张之洞联的原文如下: 四十年道义相期,俯仰竟成千古恨; 七万里舟车甫税,驽骀深愧九方知。 这首诗的译文是: 四十年来,我一直与张之洞道义相投,然而我们最终都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反而成了千古的遗憾。七万里的距离,我刚刚到达目的地,但看到那些庸庸碌碌的人,我深深地感到愧疚,因为我知道自己并没有达到他们所期待的水平。 这首诗对张之洞的评价很高,他不仅具有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学问
西上桓公镇武昌,扬舲春雨过江乡。 主人款接倾三雅,宾众追随在一堂。 大雅久衰当共起,中行难与幸能狂。 旧京寥廓思何极,鶗鴂先悲草不芳
蒯光典是清代诗人,字礼卿,号季逑,安徽合肥人。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曾担任过李鸿章侄婿,并以其深厚的学问和广泛的社交圈在晚清时期享有盛名。 蒯光典的生平经历丰富而独特。他在光绪九年中进士后,官至候补道,后来成为李鸿章的侄婿。尽管具体的婚姻背景不详,但这一家庭背景无疑为他的仕途增添了光彩。他不仅在政治领域有所作为,还是一位热衷于学术和文化的学者。他因经世致用的观点和对西学的深入研究
蒯光典是清代诗人,字礼卿,号季逑,安徽合肥人。他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还曾担任过李鸿章侄婿,并以其深厚的学问和广泛的社交圈在晚清时期享有盛名。 蒯光典的生平经历丰富而独特。他在光绪九年中进士后,官至候补道,后来成为李鸿章的侄婿。尽管具体的婚姻背景不详,但这一家庭背景无疑为他的仕途增添了光彩。他不仅在政治领域有所作为,还是一位热衷于学术和文化的学者。他因经世致用的观点和对西学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