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回
【注释】 栋:栋梁,比喻人才。 宅士乡:隐居乡间。 澹泊:淡泊名利。 偏傍:字的形体部分。 问字:指求教于人。 【赏析】 《次韵志归十首》是作者对友人张志归隐居生活的赞美。 此诗前四句为第一段,写其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首句“老不任时栋”,意谓年老不能胜任国家栋梁之职。“栋梁”指国家的支柱,这里借指朝廷大臣。诗人以“老不任时栋”来表现志归的志向与才干。“穷犹宅士乡”
这首诗是王安石的《次韵志归十首》中的第四句,以下是逐句释义: - 添竹复添花,清阴一倍加。 注释:又种了竹子和花朵,让绿荫浓密增加一倍。 - 病身思灼艾,暑节近浮瓜。 注释:身体生病时想念用艾灸的方法来驱除病魔,炎热的夏季快到了,想到吃冬瓜消暑。 - 晚景今如许,初心岂有他。 注释:现在的景象已经这么好了,当初的愿望怎么会有其他的想法? - 甘贫仍守拙,肯羡五侯家。 注释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的作品。孟浩然,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朝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1. 虚谷志归十首:这是诗题,指的是《归去来辞》中的“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这一句。孟浩然在这里以“志归”自比,表达了自己想要回归田园生活的情怀。 2. 一出春连夏,新诗几首成:春天刚刚过去
【注释】 舒:舒缓。 幽跧(yì):隐居,退隐。 长啸:指大声呼唤或长吁短叹。 永叹:长久地叹息。 能诗:有写诗的才能。 今:现在。 得句:得到诗句,即得到好诗句。 古云:古人之言。 涉世颠毛白:经历世事,头发都变白了。 希贤:羡慕贤人。 寸腑丹:形容心如赤子,纯朴无邪。 他乡仍故国,何处可求安:故乡虽已远离,但心中仍思念着它,哪里能找到心灵的安宁呢?(“仍”和“安”都是“哪里”的意思)
【注释】 虚谷志归十首 :即《归园田居》十首。 共道归何晚,犹能喜欲狂:都说回归田园是早晚的事,可是自己还兴奋得想发疯。 幼儿初拜揖,痴女仅梳妆:小孩刚要行礼作揖,妻子还在梳妆打扮。 有笔修花谱:手中拿着笔,正在编修花草图谱。 无钱辟草堂:没有钱来建造房子,只能住在草屋里。 新添竹逾百,风径细寻香:新添的竹子有一百多棵,沿着小路细细地寻找那香气。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归隐后所作
馈篚承先问,吟笺辱暗投。 驷车端肯顾,贰缶尚能谋。 官妓呼难至,家姬出似羞。 但令宾客喜,吾亦可忘忧。 注释: 馈篚(fěi):古时赠送礼物的一种方式,用皮袋装食物或土产等物赠与对方。 吟笺:写有诗歌的书信。 驷(sì)车:四匹马拉的车,代指高官显贵。 贰(èr)缶:两个瓦罐,代指低贱之人。 家姬:女子的美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面对困境时的一种自慰之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富贵生活的期望和向往
【注释】 虚谷志归:指隐者归隐山林的生活。 月旦须终定,阳秋岂易评:用《汉书·司马迁传》的“月照之,则见其影;阳照之,则见其形”,比喻是非曲直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 麈毛空自落,牛耳可谁盟:麈(zhì)毛,指麈尾,古代的一种拂尘,用来扫地、除尘。这里借指隐士。牛耳,古代盟会时主盟人的左角,这里指隐士。 好恶不相似,是非无太明:指隐士与世俗人士在喜好和厌恶上有很大的差异。 客来倦酬对,坚坐听松声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生日戏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予生宝庆之三岁,五月十一日己未。” 注释:我在宝庆三年(1227年)的五月十一日出生。 2. “五十有八甲申年,其日己未亦复然。” 注释:我活了五十八年,那一天也是甲申年(1144年)。 3. “天支地干标六秀,四柱得一文且寿。” 注释:天干地支是中国古代的计时方法,这里指的是我的八字(出生年月日时)。八字中有“文”字
诗句注释: - 浪走千山外:形容四处漂泊,历经千山万水。 - 干忙四月馀:意为忙碌地过完剩余的春天。 - 隔篱分浊蚁:隔着篱笆分享食物给蚂蚁。 - 共座擘枯鱼:和他人一起分享吃干枯的鱼。 - 婢瘦慵施粉:形容仆人或婢女因消瘦而不想化妆打扮。 - 儿顽失寄书:儿子因顽皮而忘记写信。 - 少陵亦曾尔:指杜甫也曾经历过这样的生活。 译文: 经过千山万水后的我,仍在四处游荡。
归隐心声——方回《虚谷志归十首》赏析 诗云:“园林百种花,更着竹交加。” 方回以淡墨勾勒出一幅春意盎然的园林景致。在这句中,“百种花”形容了花园的多样性,而“竹交加”则暗示了园中的竹林,增添了一抹清新与幽静。 诗句“径别君臣药,畦连子母瓜。” 描绘出一条小径,两旁排列着各种药物,而田地间则种满了子母瓜。这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观的美,还隐含了一种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诗人感慨岁月流转,“老夫元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