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集
元临川崇仁人,字伯生,号邵庵。 先世为蜀人。 宋亡,父汲侨居崇仁。 少受家学,读诸经,通其大义。 尝从吴澄游。 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历国子助教、博士。 仁宗时,迁集贤修撰,议学校事,主张学官当用经明行修成德之士,不可猥以资格用人。 除翰林待制。 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 领修《经世大典》。 帝崩,以目疾,又为贵近所忌,谢病归。 卒谥文靖。 集弘才博识,工诗文。
王仪伯参政见和郊字韵诗复用韵叙谢二首
龙游宫沼凤游郊,通水明堂不剪茅。 绵蕝草仪三日具,大亨飨帝五云交。 执舆已信神为马,和鼎宁容祝代庖。 八月凉风张乐地,颂声洋溢播云巢
二十五日即事呈阁老诸学士
松阴鹄立候宫车,风送飞花著白须。 水影渐移帘侧畔,莺声只在殿东隅。 近床儗进名臣操,载笔亲题列女图。 太液雨馀波浪动,龙舟初试散鱼凫
次韵马伯庸尚书
邃阁晨趋禁掖西,暮街骑马及鸡栖。 退朝每想花边散,得句应从竹上题。 赐被南宫无宿火,斋居方丈有蒸藜。 凤池何似承明近,久候文星共聚奎
触石坠马卧病蒙恩予告先至上京寄溉之学士敬仲参书二首
翠幄临都尚驻郊,言瞻龙漠度前茅。 雨馀草气千原合,日下云章五色交。 给札修辞持玉笔,赐羹充腹出珍庖。 白头感遇知何补,阿阁清严栖凤巢
次韵杨友直北行道中
萧萧戎马昔升虚,壮士吹笳惨不舒。 关外羽书三月急,道傍茅舍百年馀。 沙田雨足仍生黍,河水冰消不禁渔。 洛下贾生犹献策,平明立在玉阶除
次韵伯庸尚书春暮游七祖真人庵兼简吴宗师二首
石渠承雨作流泉,中有参差荇菜牵。 花近飞觞鱼骇逝,柳低步障燕随穿。 红尘朝路常参吏,清昼斋居几劫仙。 但乞会稽寻贺监,酒船一棹水中天
云州道中数闻异香
云中楼观翠岧峣,载道飞香远见招。 非有芝兰从地出,略无烟雾只风飘。 玉皇案侧当霄立,王母池边向日朝。 却袖馀薰散人世,九天清露海尘飘
题南野亭
门外烟尘接帝扃,坐中春色自幽亭。 云横北极知天近,日转东华觉地灵。 前涧鱼游留客钓,上林莺啭把杯听。 莫嗟韦曲花无赖,留擅终南雨后青
次韵国子监同官二首
坐隐乌皮髀肉消,诸生应笑懒边韶。 阶前老马随秋草,袖里遗编俟早朝。 乞米西邻晨有粥,留家南国暑无绡。 经明亦是归耕好,清梦无时万里桥
鳌峰者国史院庭中石名也伯宁御史为仆言自其先公时与诸老名胜赋诗者盖数百篇今玉堂无本而御史家具有之且曰峰所托差低盍稍崇其址乃八月五日既克如命因赋此以报且请录示旧诗补故事以传云
视草堂前石一拳,何人移置自何年? 久怜翠色连重地,故拔孤根近九天。 俯仰百年承雨露,等闲千尺接云烟。 故家御史遗书在,为录鳌峰旧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