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梅坡
芙蓉 云袂飘摇翠佩环,仙姿绰约紫霞冠。 虽然谪在西风里,合作人间小牡丹。 【注释】 芙蓉:荷花的别称。 云袂:仙女的衣服。 翠佩环:翡翠制成的佩饰。 仙姿:仙女的姿态。 绰约:姿态优美,柔美的样子。 紫霞冠:道士所戴的紫色帽子。 谪:被贬谪。 西风:秋风。 小牡丹:指莲花,因为莲花是水生植物,而荷花又是花中君子,所以诗人说它“合作人间小牡丹”。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的作品之一
注释:柳絮 晴朗的栏杆上,我看到柳絮在天空中飞旋,一片片风情,却无法自持。 假如它化作浮萍随水飘流,不如就让它沾附在泥土之中。 赏析:这首诗以柳絮为引子,抒发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诗人以“晴栏看尽柳花飞”开篇,描绘了一幅春日里柳絮飞舞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扬的意境。然而,柳絮虽然美丽动人,但却无法自持,随风飘散,象征着人生中的美好与脆弱、无常与短暂。接下来,诗人以“若使化为萍逐水”一句
【注释】 1、落梅:梅花在冬天落下,故称“落梅”。 2、自负:自恃;自负。孤高:孤独而清高。岁寒:岁月艰难。3、玉堂:指朝廷。茅舍:草屋。4、顽风:强暴的寒风。5、铁笛:用铁做成的笛子。6、倚栏:靠在栏杆上。 【赏析】 《落梅》是诗人对梅花的一种赞颂。诗中以落梅自喻,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赞美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首句“自负孤高伴岁寒”是说梅花不惧严寒,独自傲立,自视清高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语言表达的连贯性、逻辑性,以及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法的综合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逐句翻译诗歌,注意重点字词的翻译;最后分析概括诗歌的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法。本题要注意“红芳”与“春游”的关系,“惆怅”“故山”等词语的语境分析。 【答案】
注释: - 玉栏四面护花王,一段风流似洛阳。 - “玉栏四面护花王”:用玉石栏杆环绕保护牡丹花。 - “风流”:指牡丹的优雅、华贵之美。 - “似洛阳”:暗喻牡丹的美艳与洛阳城相媲美。 - 深院不须驱野鹿,只愁蜂蝶暗偷香。 - “深院”:指幽静的庭院。 - “野鹿”:原指山林中的野兽,此处比喻那些喜欢在深院中出没的人。 - “蜂蝶”:指的是蜜蜂和蝴蝶,它们常被用来比喻那些追求美的人或物。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荼蘼》。 译文: 门前碍路旋移来,压架攲斜绿作堆。 三月半时花正好,十年前是手亲栽。 幽香早被风偷递,小蕊那禁雨急催。 尽数折为神佛供,免教飞去卧苍苔。 注释: 1. 荼蘼:一种花卉,以其美丽的花色和芬芳的香气而闻名。 2. 碍路旋移来:形容荼蘼生长得很快,挡住了道路,需要及时移动。 3. 压架欹斜绿作堆:形容荼蘼生长得十分茂盛,几乎把架子都压弯了。 4.
读康节诗 先生乐处少人知,最是生平不皱眉。 身世帝王全盛日,风光伊洛太平时。 画前勘破先天易,醉后吟成击壤诗。 高卧行窝吾亦愿,不堪心事类周嫠。 注释: - 先生乐处少人知:指先生(指苏轼)的快乐之处很少有人知道。 - 最是生平不皱眉:表示一生中很少看到有人皱眉(表示不高兴)。 - 身世帝王全盛日:指的是一生经历的帝王时期,即苏轼在朝廷中任职、为官时。 - 风光伊洛太平时
【注释】 闵雨:对天降雨的抱怨。乖龙:指不下雨的龙。为霖物:指能行雨的龙。明珠:指太阳。簸:摇动。 【赏析】 《闵雨》是宋代诗人方回的诗作。这首诗是作者在看到江南地区大旱,农田无水可灌时,对上天不降雨而感到愤怒和不满的怨词。 首句写井水黄,表明江南大旱。“百万”言其多,“江南大半田无秧”则写其少,“田”与“秧”相对,“秧”指稻秧,“田”指稻田,“无秧”即“无稻”
注释:荼蘼花结在屋檐上是哪一年的事情,风雨的摧折让人感到悲哀。 飞似绿珠楼上坠,困于毕卓瓮间眠。 赏析:这首诗以荼蘼花为主题,通过对其生长环境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语言优美、富有诗意
卢梅坡的《雪梅》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冬日中梅花与雪花之间微妙而深刻的竞争关系。这首诗不仅赞美了梅花的高洁,也巧妙地指出了雪花所不具备的香气。下面将逐一解析这首诗: 1. 诗句解读: - “梅雪争春未肯降”表达了梅花和雪花都认为自己是早春的象征,互不相让。 - “骚人阁笔费评章”暗示诗人难以在两者之间做出公正的评价,因为各自的美各有千秋。 - “梅须逊雪三分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