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都剌
诗句原文: 亚父冢前春草齐,楚王城上夕阳低。 黄莺不解兴亡事,飞过海棠枝上啼。 诗歌译文: 在亚父的墓地前,春天的新草已经长得齐齐的。楚国国王的城墙上,太阳正在缓缓下沉。那些不知世事变迁的黄莺,在海棠树上欢快地歌唱。 诗句注释: - 亚父:指的是姜太公,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因辅佐周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为齐侯。 - 冢前:指坟墓前面,这里指代姜太公的墓地。 - 楚王:指楚霸王项羽
【注释】 杨花:柳絮。 徐州:今属江苏省,在彭城附近。张家燕子楼:故址在今江苏徐州市南。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春天的景色和人物,诗人通过描写雪白的杨柳花、春尽后的行人以及月夜的燕子楼,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的前两句“雪白杨花拍马头,行人春尽过徐州”,描绘了一幅春末时节徐州城外的景象。雪白的杨花飘落在马蹄旁,仿佛在为行人送行。这里“雪白”一词用得极为传神,既写出了杨花的洁白
彭城杂咏呈廉公亮佥事歌扇春风噀酒香,舞裙落日动鹅黄。 柳边今夜孤舟发,水远山遥空断肠。 注释:歌扇:指女子手中的扇子,这里借代女子。春风:春风拂面,令人感到舒适。噀酒香:喷出酒的香味。舞裙:指女子跳舞时所穿的裙子。鹅黄:一种颜色,形容裙子的颜色如同初升的太阳一样鲜亮。柳边:指柳树旁边。孤舟:孤独的小船。发:出发。水远山遥:指远处的水和远方的山,表示距离遥远。空断肠:形容内心感到非常难过
【题淮安王氏小楼】 江水粼粼鸭绿新,江头日日送行人。 南来北去年年事,岸草汀花自在春。 注释: 粼粼:水光闪动的样子。 鸭绿:浅黄色。 送行人:送别过客。 南来北去:指从南方来的和从北方来的。 岸草汀花:岸边的草和水中的荷花。 赏析: 《题淮安王氏小楼》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在描写小楼景色的基础上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无华,充满了生活气息。 首句“江水粼粼鸭绿新”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描绘了楼前昨夜的风雨和满江的梅雨。 第一句“拂晓楼窗一半开”,写楼窗半开的情景。拂晓,天快亮的时候。楼,指楼阁。窗户,指窗牖。拂晓楼窗一半开,写楼窗半开的情景。拂晓,天刚亮时。楼,指楼阁。窗户,窗牖,即窗户。“一半开”,是说窗户只开了一半儿,可见诗人起床后心情之愉悦、精神之振奋。 第二句“楼前昨夜浪如雷”,写楼前昨夜的风浪情况。楼前,指淮安王氏小楼前面。浪如雷
京城立春 燕姬白马青丝缰,短衣窄袖银𩍐光。御沟饮马不回首,贪看柳花飞过墙。 注释: 燕子和骏马,青色的缰绳,黑色的马毛,白色的马鬃 短衣窄袖银光,银白色的衣袖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御沟饮马不回首,在御河边饮马时没有回头看一眼 贪看柳花飞过墙,因为贪看柳树的花瓣飘落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此诗是一幅春景图,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海边的美景,“闲倚石阑”写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红雨落花多”则写出春末夏初的景色。 霞飞海燕拂帘过,风卷鱼鳞剪绿波。 译文:天边的彩霞飘洒着,像海燕掠过窗帘飞过。 风吹动着水面上的鱼鳞,把绿色的波浪都剪成了细丝。 赏析: 首句中的“霞”
燕京作 落月西窗闻禁钟,梦回远客立云龙。 江南飞尽千株雪,辜负梅花过一冬。 注释: 1. 落月西窗闻禁钟:夜晚的月亮从西边的窗户照进来,听到窗外传来的报时钟声。 2. 梦回远客立云龙:梦里回到了远方的客人站立在云端上的情景。 3. 江南飞尽千株雪:江南地区(中国南方)的树上已经积满了厚厚的白雪,仿佛要飞走一样。 4. 辜负梅花过一冬:错过了这个冬天观赏梅花的机会,辜负了这美好的时光。 赏析:
诗句释义: 1. “小雨春池湿凤毛” - 春天的细雨洒在池塘上,使得凤凰羽毛沾湿了。这一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雨后的景象,同时也借由凤凰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 2. “天孙深夜织鲛绡” - 传说中的织女(天帝的女儿)在夜深人静时还在辛勤地织着美丽的鲛绡(即丝绸)。这里用“天孙”指代织女,突出了织女的勤劳和美丽。 3. “何人更立湘江水” - 询问是谁站在湘江之边
【注释】 淮安:即今江苏省淮安县。王氏小楼:指作者的友人王元之的小楼。 压酒旗:酒旗在雪中显得更显醒目,仿佛是压着白雪的。 江南:指长江以南地区。无处不堪题:到处都可以题诗作画。 小舟:小船。 梅花:这里代指王氏小楼。过水西:经过水边,到达西面。 【赏析】 此诗写诗人对友人王元之的怀念及赞美之情。开头两句说雪花覆盖了寒江,使酒旗都显得更醒目了,而江南无处不有美景可供题诗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