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都剌
【注释】 1. 上京:京城,这里指长安。即事:即景生情,触景兴叹,以抒发感情。 2. 大野连山沙作堆:大野是广阔的原野,连接起伏的山脉,沙子堆积如山。 3. 白沙平处见楼台:在平坦的沙滩上,可以看到楼台的影子。 4. 行人禁地避芳草:行走在禁止人们进入的地方,躲避那茂盛的花草。 5. 尽向曲阑斜路来:都朝着那弯曲的小路上走来。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春天,诗人看到长安城外原野广阔,山连着山
【注释】 牛羊:泛指放牧的牲畜。散漫:悠闲自在的样子。 落日:傍晚时分的太阳。 生香乳酪甜:指野草在风中飘拂时发出阵阵清香。 卷地朔风:刮起地面的北风。 沙似雪:指风卷起的尘沙像雪花一样飞扬。 家家行帐:每个家庭都在搭建帐篷。 下毡帘:把毡子盖在帐篷下面。 【赏析】 此诗为《上京杂咏》之一,写于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唐玄宗第一次出巡长安城,诗人扈从随行
【注释】 上京:指唐代首都长安。其六:即第6首。《全唐诗》收此诗作于贞元六年(790)作者任中书舍人时。咒僧:僧人诵经祈祷,以祈求佛祖降福。院院:寺庙林立的京城。垂帘:挂起帘子。点酥灯:用油浸过的灯芯点灯。上京六月凉如水:上京六月,天热得像水一样。更赐冰:更赐给冰来解渴。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的诗。前两句写寺内僧人烧香祈愿,白日里还点亮了酥油灯
诗句释义 1 白昼:指白天,也指夜晚。此处可能特指“白天”。 2. 箫韶起半空:指音乐悠扬、悦耳动听。箫韶,古代乐器名,此处泛指美妙的音乐。 3. 水晶行殿:形容宫殿华丽晶莹,宛如水晶一般。 4. 玉屏风:用玉制成的屏风,象征高贵和尊严。 5. 诸王:这里指的是皇帝的子嗣或兄弟。 6. 舞蹈千官:形容众多官员都参加了舞蹈,场面热闹。 7. 蒲萄:一种水果,此处指葡萄。 8. 寿两宫
注释:宫中的官员们排成队形,就像仪仗队一样,他们穿着华丽的宫装,头戴红帽。 昨日,皇帝清早的朝会结束之后,他摘下了御用帽子,换上了红色的小帽,并插上了珍珠般的花朵。 赏析:这首诗描写的是唐代宫廷生活的一个场景。诗中通过描绘宫廷官员们的仪仗队,以及皇帝清早离开朝会的情景,生动地勾画出了一个热闹而庄重的宫廷场面。同时,通过对皇帝形象的刻画,也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注释:祭祀天马酒洒在平野,沙际风来草也香。白马如云向西北,紫驼银瓮赐诸王。 赏析:此诗描写的是古代帝王祭祀天马的盛况。诗人以“祭天”为题,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祭祀用的酒倒在平野上,沙际之风带着草香,而祭祀的白马像云雾一样向西北方向奔去,最后被送到了诸王那里。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将祭祀的场景描绘得栩栩如生,展现了古代皇权的强大和威严
本诗句如下: 城市多骢马,清游有几人。 山灵飞白雨,朝士说红尘。 云起钟楼暝,桃开野寺春。 上人归太晚,谁主复谁宾。 我将会为你提供这首诗《钟山遇风雨其一》的详细解析,包括其作者萨都剌的生平背景、诗词原文与译文、以及赏析。 作者简介 萨都剌(约1272—1355),字天锡,号直斋,出生于雁门(今山西省代县)。元代诗人、画家和书法家,其家族源自西域,后定居雁门。萨都剌于泰定四年中进士
踏马归来过早春,空阶已见草如茵。 东风吹绿青溪柳,马上轻寒不着人。 【注释】: (1)“踏马”即骑马,“过”指经过,“早春”指春天的早晨; (2)“空阶”指空荡的台阶,“见”指看见,“草如茵”指草长得很茂盛; (3)“东风吹绿青溪柳”是说春风把青溪边的柳树吹得发绿了; (4)“马上轻寒”指骑在马上的时候,身上不觉得冷。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日景色的小诗。诗人骑着马从早春的田野回来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刘过。 邵伯舟中 —— 邵伯,地名,位于今江苏省扬州市。舟中,即船中,指在船上。 惊鱼时出浪花雪,短鬓凉吹水面风。 —— 惊鱼:惊动了鱼儿,比喻船儿惊动了水里游动的东西。浪花雪:形容波浪像雪一样白。短鬓:指船夫的短发。凉风:微风吹来凉爽的感觉。 远客行船秋色里,谁家吹笛月明中。 —— 远客:远离家乡的人。行船:乘船。秋色里:秋天的景色。谁家:指哪一家的。吹笛:吹奏笛子
【注释】 凉殿参差翡翠光,朱衣华帽宴亲王。 红帘高卷香风起,《十六天魔》舞袖长。 译文: 翡翠般的凉殿中,宫女们穿着华丽的衣服,头戴花冠,正在宴请亲王。红色的帘幕高高卷起,阵阵清香随着微风飘散,舞者们身着长袖,翩翩起舞,宛如仙女下凡。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热闹而庄重的宴会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宫女们的服饰、亲王的身份以及宴会的氛围都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令人仿佛置身于那华丽的凉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