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玉
诗句输出: 芳草萋萋新燕飞,芷汀南望雁书稀。 译文输出: 在这片长满芳草的小洲上,新的燕子在飞舞。向南望去,希望中的信件却越来越少了。 注释: - 芳草萋萋:指小洲上的草地长得茂盛。 - 新燕飞:指的是春天到来,燕子开始筑巢繁衍。 - 芷汀南望:芷汀,一种水生植物,常用来比喻美好的自然景观。南望,即望向南方。 - 雁书稀:雁信稀少,意味着远方的亲人消息不常传来。 - 武陵洞里:武陵
【注释】 公子:指诗人自己。春衫:春天的衣裳,这里指诗人的衣着。 桂水香:桂江的水很香。桂江是流经广西桂林市的一条江。 冲飞雪:形容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也用来形容雪花像飞舞的羽毛。 书堂:书房,这里指诗人的住所。 松筠:松树和竹子,这里借指松竹,因为松竹常被用来比喻坚贞高洁的品格。 凉:清凉、凉爽。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诗,首句写诗人的衣着,次句写他的住所,三四句写他的生活环境
这首诗是一首赠言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劝勉之意。 注释: 1. 怜君少隽利如锋:这句中的“怜”意味着珍视、喜爱;“君”指代对方;“少隽利如锋”形容对方的才华或能力像锋利的剑一样突出。 2. 气爽神清刻骨聪:描述了对方的气质和智慧,既清新又敏锐。 3. 片玉若磨唯转莹:这里的“片玉”比喻为珍贵的玉石,而“磨”则是研磨,使之更加光亮。这句话意味着经过磨练,才能使价值得到提升。 4.
注释:我贫病交加,年事已高,却还被留在这偏僻的山中。虽然我想把菱花擦得干净明亮,但我又不敢去欣赏它。我害怕没有人能给我青眼,所以只能依靠小还丹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荆州投魏中丞时所作。首句“贫埋病压老巑岏”描绘了诗人晚年贫困潦倒、疾病缠身的悲惨境况;次句“拂拭菱花不喜看”,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无奈。第三句“又恐无人肯青眼”,反映了诗人渴望得到赏识和关注的心情
【赏析】 此诗题一作《伤柘枝妓》,据《乐府诗集》卷四八载有唐大中六年(852)李德裕为《柘枝词》所撰序云:“今人皆以曲名,而不知本因,盖其歌辞本出于柘枝,而舞者亦以柘枝为名。”可知本诗是描写柘枝舞。柘枝是唐代流行于宫廷的一种舞蹈。诗写一位柘枝女艺人在宴会上独舞的情景。 首句“曾见双鸾舞镜中”,以神话传说中的鸾鸟来喻柘枝舞。鸾鸟传说中能飞天,故称“双鸾”。“鸾凤不至”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比兴手法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索曲送酒》。下面我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析: 第1首诗: 帘外春风正落梅,须求狂药解愁回。 - 帘外:窗外,指室外。 - 春风正落梅:春天的风正在吹落梅花。春风和落梅都是春天的景象,这里用来营造一种春意盎然的氛围。 - 须求狂药解愁回:必须寻找一种能使人心情愉快的药物。这里的“狂药”通常指的是能够使人兴奋、忘却烦恼的药物,而“愁回”则表示忧愁已经消散。
注释: 1. 白鹤高飞不逐群,嵇康琴酒鲍昭文:白鹤飞翔时不会追随大群,就像嵇康的琴声和酒意,以及鲍照的文章一样。 2. 此身未有栖归处,天下人间一片云:我这个人还没有安身立命的地方,就像天下人都是飘渺的云一样,没有一个固定的归宿。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诗人以白鹤、嵇康、琴酒、鲍昭、文章等意象,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人生画卷。白鹤高飞不逐群
戏赠魏十四 兰浦秋来烟雨深,几多情思在琴心。 这首诗以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一种隽永的艺术风格。诗中的“兰浦”和“烟雨深”,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沉思与远方的思绪。通过“几多情思在琴心”,表达了一种深情的寄托,将情感与音乐紧密相连,展现了诗意与艺术的和谐共融。 “知君调得东家子”一句,则运用了典故,指代魏某擅长弹奏乐器,能够调和得当
【注释】 书院:古代官办的教育机构。二小松:指的是两棵小松树,这里用“小松”来比喻书院里的学子们。幽色:指松树的颜色。出凡尘:脱离世俗。数粒秋烟:指松树上飘落的落叶。二尺鳞:指从松树上落下的落叶。细韵:指松树叶子发出的细微声音。静窗:指安静的窗户。长伴:长久陪伴。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对两棵小松的喜爱之情,表达了他对读书人的尊敬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首句“一双幽色出凡尘”
【注释】 生在幽崖独无主,溪萝涧鸟为俦侣。 “幽崖”指山中深谷的崖壁。这里说梅花生长在山间幽深的崖壁上,没有主人,孤零零地开放。溪边的萝藤、涧边的飞鸟都成了它的伴侣。 行人陌上不留情,愁香空谢深山雨。 意思是诗人来到山间小道上,看到路边的梅花盛开,他驻足观赏,不忍匆匆离去。然而他想到这梅花是在深深的山野中长出来的,没有经过人类的欣赏和采摘,所以它更应该珍惜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