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玉
赠人 曾留宋玉旧衣裳,惹得巫山梦里香。 云雨无情难管领,任他别嫁楚襄王。 注释: - 曾留宋玉旧衣裳:曾,曾经;宋玉,战国时期楚国的辞赋家,以《高唐赋》和《神女赋》最为著名;旧衣裳,旧衣服;这句诗的意思是,曾经穿着宋玉的衣服,这件衣服在梦境中散发出了香气。 - 惹得巫山梦里香:惹,引起;巫山,地名;梦里香,梦中闻到的香味;这句诗的意思是,引起了巫山的香味。 - 云雨无情难管领:云雨
【注释】 江南:指长江以南,泛指江南地区。鳞嶙:波纹的样子。泛泛:轻缓流动的样子。桃叶歌:泛指南朝民歌《桃叶歌》。斜雪:偏西的雪花。北风:指西北风。宿:过夜。一路:到处。酒旗:酒店门前挂的彩旗。赏析:这首诗是写江南风光的。首句写江水微波粼粼,两岸柳绿花红、烟雨蒙蒙;次句写轻舟在水面上飘荡,渔夫歌唱着《桃叶歌》。后两句描写了诗人所经之处酒旗招展、酒香浓郁。诗以“泛泛轻舟桃叶歌”起兴,点明时令
峡山寺上方。 满院泉声水殿凉,疏帘微雨野松香。 东峰下视南溟月,笑踏金波看海光。 注释: 1. 峡山寺上方:指峡山寺的高处。峡山寺位于四川成都,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名刹。 2. 满院泉声:指庭院中泉水的声音。水殿,即寺庙中的水池或水塘。 3. 疏帘微雨:指细密的雨丝从稀疏的帘子上飘落下来。 4. 野松香:指野地里松树散发出的气味。 5. 东峰下视南溟月:指在东峰上向下俯瞰南方的大海和月亮。下视
【注释】 秋登涔阳城:登上涔阳城(在今湖南)。涔阳城为楚地名城。 穿针楼上闭秋烟:楼高,秋烟弥漫,故有“闭”字。 织女佳期又隔年,意指七夕之夜与牛郎相会的日子又过去了一年。 斜笛夜深吹不落:夜深了,笛声却久久不散,仿佛一直挂在天空中。 一条银汉挂秋天:银河如同一条银色的带子悬挂在秋天的天空中。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登涔阳城时所作,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诗人通过描绘七夕之夜的景象
注释:洞中春气笼罩,尚有红英千树繁。夹水锦步障,羞数石家金谷园。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通过对比石崇的金谷园与夹水锦步障的美丽景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注释】: 静里寒香触思初——寂静之中,冷寂的香气触醒了我思念的心情。 开缄(jiān)忽见二琼琚——打开书信一看,里面竟然有两件珍贵的玉饰。 一吟丽句风流极——一首美丽的诗篇让我感到了无比的潇洒和飘逸。没得弘文李校书——无法得到像李峤那样才华横溢的校书官(秘书)。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信,写给魏三十七,即李峤。诗中表达了对魏三十七的深深赞美与感激之情。全诗以静写思,以简见繁,语言朴实无华
【注释】 支颐:双手支撑着下巴,表示深思的样子。《诗经》中有“瞻彼淇奥,绿竹如箦(zé)”之句,意指用双手持竹以自慰。春日:春季。支道:支取道路,形容愁思重重。半生:一半的寿命。花:开花。 【赏析】 《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人在春天看到杨柳发青、百花开放,想到自己离家已久,不免有感。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境下产生的。 首联“哭尔春日短,支颐长叹嗟”。意思是说
注释: - 秋登涔阳城:登上涔阳城的秋景。涔阳城是位于今天的中国湖南省境内,属于古代的楚国地界,这里的风景与中原地区有很大的不同,秋天的气候和景色也有所不同。 - 万户砧声水国秋:万户的人家都在用石砧敲击石头来发出声音,这是楚人特有的一种习俗,象征着丰收的喜悦。而整个水国的秋天,则给人一种宁静、深远的感觉。 - 凉风吹起故乡愁:凉风轻轻吹过,让人感到深深的思乡之情
注释:七尺长的钓竿,一丈长的丝线,菰蒲叶里随风飘荡。 几次举起钓竿抛出美味的鱼饵,惊起沙滩上水鸭。 赏析: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南水乡风光,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垂钓者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场景。首句“七尺青竿一丈丝”,用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了垂钓者的装备,青竿、一丈长的丝线,既展现了垂钓者的专业素养,也体现了他对钓鱼这一活动的热爱和投入。接着,“菰蒲叶里逐风吹”
【注】1. 鹿胎冠子:鹿胎制作的帽子,古代贵族常戴。2. 三山:指蓬莱、方丈、瀛洲。 译文:稀疏的几点星点映衬着紫色的花纹,仙家新样式剪裁出三座山峰。应该和谢安一起戴在松树底下,用翠绿色的簪子插进头发之间。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描写的是鹿胎冠子的制作工艺和佩戴效果,同时通过对比来表达对友人的赞美之情。 首句写帽上之花,“数点疏星紫锦斑”,以疏星比花,以紫锦比帽,形象生动,色彩艳丽,极富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