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汝和
在探索古典诗词的世界时,我们常常被诗人的情感、意境和哲思所吸引。戴笠依然老布衣,昔年心迹近全非。入山岂竟闲无事,荷蓧归来日影微。这是一首清代缪汝和的作品《自题荷薪图三首 其一》,接下来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缪汝和(?—1780),字仲子,号莲溪居士,江苏苏州人,清朝著名诗人。他的作品多反映民间疾苦和生活琐事,风格朴素自然,语言流畅易懂。 2. 诗句释义: -
自题荷薪图三首其三是一首描绘了樵夫生活状态的诗作,现结合注释对该诗进行逐句的解读: 1. 远近: 指诗人在附近看到远处的樵夫。 2. 樵歌唱晚晴: 樵夫们一边唱歌一边行走,傍晚时分唱着歌走在晴朗的天气里。 3. 羡慕他: 诗人羡慕这些轻松地背负重担的樵夫。 4. 负担一身轻: 他们能轻松地背着重重的柴火,显得十分轻松自在。 5. 山童: 指山上的孩子或童子。 6. 应相笑:
【注释】 荷薪:砍柴。采薪:打柴。 衰年:老年。抱忧:抱着忧虑。 怪底:为什么? 惫:疲困。 不堪:承受不住,忍受不了。已盈头:已经白了头发。 【赏析】 这是一首写自己晚年生活的诗。诗中通过自述,写出了诗人在晚年生活中的种种苦恼与辛酸,表现了他晚年生活的痛苦和对美好岁月的怀念之情。 首句写“常抱”之劳苦:“衰年”本该闲逸,但作者却因年老体衰,常常为打柴而劳累。这既是对自己晚年生活的客观描述
【注释】 题云岩弟刘海图:这是一首题咏刘海画的七绝。云岩,即云岩寺。《旧唐书·方伎传》载:僧刘海“年二十余,得道成仙,常游于云岩”。《太平广记·卷二百三十二》载:“(唐)中和三年,有道人刘海,自言姓张,不知何许人,住长安城西云岩寺。”诗题中的“云岩”即指此云岩寺。题咏者刘海与寺名有关。 擎出证前因:擎出,举起、伸出;擎,举、托。指刘海将手中的蟠桃递给了诗题中的“云岩弟”,以示赠答。
戴笠依然老布衣,昔年心迹近全非。 入山岂竟闲无事,荷蓧归来日影微。
衰年常抱采薪忧,小憩林间且暂休。 怪底近来精力惫,不堪霜雪已盈头。
远近樵歌唱晚晴,羡他负担一身轻。 山童顾我应相笑,此担何人为负行。
闻说詹诸是化身,掌中擎出证前因。 广寒既已超凡界,何事重来溷俗尘。
缪汝和是清代诗人,字协衷,号澹园,生于清江阴。他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以《红薇轩》诗最为人所知。下面将详细介绍缪汝和的生平、作品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基本信息 - 字词:缪汝和,字协衷,号澹园。 - 号:澹园 2. 文学成就 - 诗集:缪汝和有《红薇轩》诗传世,集中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艺术见解。 - 其他诗歌:除了《红薇轩》
缪汝和是清代诗人,字协衷,号澹园,生于清江阴。他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以《红薇轩》诗最为人所知。下面将详细介绍缪汝和的生平、作品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基本信息 - 字词:缪汝和,字协衷,号澹园。 - 号:澹园 2. 文学成就 - 诗集:缪汝和有《红薇轩》诗传世,集中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艺术见解。 - 其他诗歌:除了《红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