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垓
菩萨蛮 去年恰好双星节,鹊桥未渡人离别。不恨障云生,恨他真个行。 天涯消息近,不见乘鸾影。楼外鹧鸪声,几回和梦惊。 注释: 菩萨蛮:词牌名。双星节:指七夕节。相传牛郎织女一年一度在这一天相会。鹊桥:指银河上搭起来的一座桥;用来传信的鹊鸟。乘鸾影:即乘鸾车,指牛郎织女相会。鹧鸪(zhè gū):一种水鸟,常在江泽边叫。几回:几次。和梦惊:即和梦醒。 赏析: 这是一首写牛郎织女相思之苦的词
《蝶恋花·月下有感》是宋代词人柳永所作的一首词。此词通过描写作者在月下独自饮酒时所见所感,表达了一种孤独和寂寞的情感。 译文: 小院里秋光浓密得好像要滴落下来,独自钩起门帘,细心地数着归巢的鸿鹄。鸿鸟已经断翅飞去,高高的天幕也找不到它的踪迹,矮窗下的蟋蟀催人织布。 凉月离人心只差几尺,头发萧瑟,在西风中醉倒,独自站立。愁容望着天空却无法收回,露水打湿了衣裳。 注释: - 小院秋光浓欲滴
扶犁野老田东睡。插花山女田西醉。醉眼眩东西。看看桃满溪。耕桑山下足。纨绮人间俗。莫管旧东风。从教吹软红。 注释:在田间劳作的农夫正在睡觉,而山上的美女则沉醉其中。她的眼睛被桃花迷住了,四处张望。耕桑者在下地劳作,而那些华丽的人却在人间俗世中。不要担心旧时的东风,任由它吹动柔软的红叶。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生活画面,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诗人以简洁的语言
菩萨蛮 春日的田野上草木繁盛,一片翠绿。夕阳下的雨后景色格外美丽,溪水在斜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清澈见底,两岸的绿草像被水洗过一样,显得更加鲜亮。一群小鸭子在阳光明媚的水面上休息,悠闲自在,偶尔还会扑腾一下翅膀,激起一串串涟漪。春天的美好时光总是让人感到心旷神怡,仿佛一切都变得那么宁静而和谐,让人忘记了世间的烦恼。 注释: - 平芜:平坦的草地,泛指田野。 - 冉冉(rǎn):缓慢的样子。 - 连云绿
菩萨蛮 绿阴小窗荫清暑,篆香终日缭兰炷。冰簟涨寒涛,清风一枕高。 有人团扇却,门掩庭花落。少待月侵床,教他魂梦凉。 注释解释: 1. 菩萨蛮:词牌名,属于唐宋时期的曲调。 2. 小窗荫绿:小窗户上绿树的阴影遮挡了阳光,形成一片清凉的环境。 3. 清无暑:没有暑气,形容夏天的凉爽舒适。 4. 篆香终日萦兰炷:整天燃烧着香料,香气袅袅升起,环绕在兰花的炷上。 5. 冰簟(diàn):冰制的竹席
晓雾缭绕,笼罩着青山翠色。春风拂动湖水,回环曲折如媚人。 远近山中,重重绿意掩映。野花自在开放,仿佛在幽深的人家。 如何能住在这山间?与自然共处,享受无尽的宁静悠闲
【注释】: 夜来花底莺饶舌。 —— 夜阑人静,花下黄莺啼得欢。 把人心事分明说。 —— 仿佛把人的心事都说出来。 许大好因缘。 —— 多么美妙的缘分啊! 只成容易传。 —— 只能轻易地传播开来。 春阑无好计。 —— 春天即将结束却毫无好的计策。 唯有归来是。 —— 只有回到家乡才是唯一的出路。 从此玉台前。 —— 此去,就在这玉制的梳妆台前。 晓妆休太妍。 —— 早些起床,不要打扮得太艳丽了。
这首诗的标题是《蝶恋花 · 晴日溪山春可数》。下面是对该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晴日溪山春可数” - 这句话描绘了一个晴朗的春天,阳光明媚,溪边的山景清晰可见,春天的气息随处可见。这里的“晴日”指的是天气晴朗的日子,“溪山”指的是小溪和山峦,“春可数”表示春天的景象丰富、美丽可以计数。 2. “水绕池塘,知有人家住” - 描述了一条小溪围绕着一个池塘,似乎知道有人在家居住
《菩萨蛮·和风暖日西郊路》是北宋词人柳永的一首词。此词写游人春日郊游情景,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喜爱与留恋。 【注释】 ① 菩萨蛮:唐教坊曲名,本为大曲法曲,有单调、双调之分。单调五十八字,七韵;双调九十三字,九韵或十一韵。此首为双调。② 和风暖日:指春天的气候温暖和煦。③ 西郊:即城西之郊野。④ 游人:指外出游览的人(或称“游客”)。⑤ 青山去:指去山中游玩。⑥ 碧云衫:指穿绿色衣裙的女子
【注释】 绿野:原指春天草木茂盛的田野,这里泛指农村。陇麦青青:指春耕时节,陇上的麦子已经长得青青的了。 刘郎:即作者自己。刘郎:本为东晋诗人、文学家、音乐家,与谢安、陶渊明并称为“三秀”。后来,人们常以“刘郎”作为对有才学的男子的称呼。 断却:断绝、截住。 赏析: 此词是一首咏春景之作。上片写农家乐事,下片写农人忘情于春光之中,不自觉之间,已至溪边。全词以乐景写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