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秉章
清广东花县人,原名俊,以字行,改字□门,号儒斋。 道光十二年进士。 授编修。 任御史时曾疏劾鸦片战争败将奕山。 累擢至湖南巡抚。 咸丰元年,守长沙拒太平军达八十余日,城卒不陷。 后赞助曾国藩编练乡勇。 咸丰末,任四川总督,镇压蓝大顺等起事。 同治二年,在大渡河边击败太平军,杀害石达开及其部属。 卒于四川,谥文忠。 有《骆文忠公奏议》。 生卒年
清代骆秉章《自挽联》释义
【注释】 自挽联:自我挽联。清班,指朝廷的官职。翰詹科道,翰林院编修、国子监祭酒、吏部、户部、礼部等各部尚书和御史台都御史的合称。转京卿,调任京城官。奉使遍齐州汴州吴州,即在山东、河北、江苏一带巡视。回首宦途如梦幻,指仕途变化无常。廿年,二十年。膺外任,指担任地方官。督师平石逆李逆蔡逆,平定了李自成、张献忠、杨嗣昌等叛乱。 【赏析】 此诗是作者对自己一生仕宦生涯的回忆。诗人以“自挽联”开篇
清代骆秉章《门联》释义
门联 西蜀遥开府;东华近作家。 注释:西蜀,这里指的是成都,古代四川的别称。遥开府,意指遥远地建立官署或封地。东华,指京城洛阳,古代称为东都,因地处中土而称“东华”。近作家,意即靠近京都从事创作工作。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了作者在西蜀和东华两地分别担任官职和从事创作工作的诗句。西蜀代表的是作者在远离家乡的地方建立官署,而东华为其所在地,也暗示着作者在此处进行创作的背景。整体上
□门,原名骆秉章,清代诗人
清广东花县人,原名俊,以字行,改字□门,号儒斋。 道光十二年进士。 授编修。 任御史时曾疏劾鸦片战争败将奕山。 累擢至湖南巡抚。 咸丰元年,守长沙拒太平军达八十余日,城卒不陷。 后赞助曾国藩编练乡勇。 咸丰末,任四川总督,镇压蓝大顺等起事。 同治二年,在大渡河边击败太平军,杀害石达开及其部属。 卒于四川,谥文忠。 有《骆文忠公奏议》。 生卒年
骆秉章
清广东花县人,原名俊,以字行,改字□门,号儒斋。 道光十二年进士。 授编修。 任御史时曾疏劾鸦片战争败将奕山。 累擢至湖南巡抚。 咸丰元年,守长沙拒太平军达八十余日,城卒不陷。 后赞助曾国藩编练乡勇。 咸丰末,任四川总督,镇压蓝大顺等起事。 同治二年,在大渡河边击败太平军,杀害石达开及其部属。 卒于四川,谥文忠。 有《骆文忠公奏议》。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