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一旸
萧一旸,清代诗人,字梦旭,顺康年间为布衣,擅长画山水花卉。 萧一旸的诗作《题画·野菊花全谢》中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与诗人的情感体验,通过“野菊花全谢”和“一条黄叶路,带得白云归”两句,传达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氛围。诗中的景物描写不仅展示了自然景观的美,还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感受和内心世界的抒发
清代萧一旸《题画二首 其一》释义
题画二首 其一 曳杖来何处,孤亭在翠微。 一条黄叶路,带得白云归。 译文: 我拄着拐杖来到了什么地方?一座孤零零的亭子坐落在青翠的山丘之中。我走的是黄叶铺满的小径,带着一片白云回到了家乡。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皇甫冉的《题画帐二首·其一》,作于约公元8世纪的唐朝盛世时期。诗中描绘了作者行走在秋日的山林中,通过黄叶小路和白云,表达了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诗的意境深远,语言简练
清代萧一旸《题画二首 其二》释义
【注释】1.野菊花:指秋天的菊花。2.茅堂人独坐:诗人独自一人在茅舍中,没有其他人陪伴着。3.布袍寒:穿着薄布袍子感到寒冷。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深秋景色的小诗。首句“野菊花全谢”,是说田野中的菊花都凋谢了;次句“霜林叶半残”,是说树梢上的树叶已经落去一半;三、四两句,写自己独自在茅舍中坐着,虽然天气很冷,却还感觉不到寒意。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但意境深远。它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深秋时节的自然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