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铤
顾铤是清代的诗人。 顾铤,字表民,生于1621年,卒于1699年。他是清无锡人,廷枢五子,勉斋公季弟。顺治八年(1651年),顾铤以副贡生的身份进入仕途,成为清朝时期的一位官员和文学创作者。 顾铤不仅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学者。他的作品在风格上受到了多位古代文学巨匠的影响。在《梁溪诗钞》中,顾铤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其中涵盖了诗歌、诗词等多种形式,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古典文学的深厚情感
清代顾铤《别调曲》释义
以下是对您提供的古诗的逐句解释及赏析: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枇杷花底晓霜清,相送郎行一曙星 - 描述清晨时分,在枇杷树下,晓霜清冷,与友人分别时的景象。 - 表达了一种清晨的清新、离别的哀愁。 2. 喔喔邻鸡声不断,摇鞭应过短长亭 - 描述了远处传来的鸡鸣声,仿佛在不断地提醒着时间的流逝。 - “摇鞭”暗示了离别的动作,“应过短长亭”则形象描绘了路途中的情景。 3. 一重帘隔是天涯
表民,原名顾铤,清代诗人
顾铤是清代的诗人。 顾铤,字表民,生于1621年,卒于1699年。他是清无锡人,廷枢五子,勉斋公季弟。顺治八年(1651年),顾铤以副贡生的身份进入仕途,成为清朝时期的一位官员和文学创作者。 顾铤不仅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学者。他的作品在风格上受到了多位古代文学巨匠的影响。在《梁溪诗钞》中,顾铤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其中涵盖了诗歌、诗词等多种形式,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古典文学的深厚情感
顾铤
顾铤是清代的诗人。 顾铤,字表民,生于1621年,卒于1699年。他是清无锡人,廷枢五子,勉斋公季弟。顺治八年(1651年),顾铤以副贡生的身份进入仕途,成为清朝时期的一位官员和文学创作者。 顾铤不仅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学者。他的作品在风格上受到了多位古代文学巨匠的影响。在《梁溪诗钞》中,顾铤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其中涵盖了诗歌、诗词等多种形式,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对古典文学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