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景明
明河南信阳人,字仲默,号大复。 八岁能作文,十五中举人。 弘治十五年进士,授中书舍人。 正德初,刘瑾用事,谢病归。 瑾败,以荐除中书。 时武宗多以佞幸为义子。 景明疏言“义子不当蓄,宦官不当宠”。 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以病投劾归,抵家而卒。 与李梦阳齐名,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时人言天下诗文必称“何李”。 又与边贡、徐祯卿并称四杰,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称七才子,即所谓“前七子”。 然何
吹笙
寂寂花宫月,何人吹玉笙。 响从银汉落,清遏彩云行。 夜静疑天籁,更深入梵声。 幽心与禅意,凄切转关情。
晓起见雪
曙色空窗里,鸣禽更好音。 幽栖忘盥栉,偃卧问晴阴。 卷幔山云起,开门野雪深。 不愁泥泞路,骑马度西岑。
怀贾长教坛上杏花
山城疏雨过,绿草暗庭阴。 坐爱三春树,怀君双杏林。 日长鸣鸟至,风静落花深。 怅望高坛上,何由共尔吟。
赵生书堂竹
爱尔书堂竹,青青耐久看。 到门帷一径,入院迥千竿。 两映炉烟细,霜生簟色寒。 晚来幽独兴,题句刻琅玕。
李秀才书屋冬菊花
万树皆零落,亭亭独自栽。 根深饱霜雪,花好烂池台。 短鬓烦相映,孤怀为尔来。 凡花与众草,岁暮不同开。
李秀才圃中牡丹
此地无车马,名花亦自开。 何须照罗绮,但遣绝尘埃。 近水红云绽,凭阑白日回。 姚黄与魏紫,空向洛阳栽。
袁秀才书院芍药
亦是倾城色,开仍傍杏坛。 日迟深院落,风转曲阑干。 不恨先桃李,皆言胜牡丹。 春华惟在此,游客好相看。
过书院二首
书院新开日,文旌暂过时。 衣冠成小试,丝竹更相随。 冻柳依高堞,霜荷傍曲池。 夜来占宝气,应向斗牛知。
过杜家庄
山老频邀客,茅茨隔暮烟。 闻鸡度绝峤,立马看飞泉。 种柳非无地,栽麻亦有田。 谋生今已定,不用卜居篇。
近寺
梵宇频经处,林深入磬声。 悬崖攀葛上,曲涧绕松行。 花鸟还春日,楼台即代城。 亦知身是妄,从此学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