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历
秋日承光殿 朵殿居中七宝栏,层城规拥一轮团。 秋风太液漪澜映,祗讶人游是广寒。 注释: 1. 朵殿:指承光殿中的小殿。2. 七宝栏:指承光殿中的栏杆。3. 层城:指承光殿周围的高墙,规拥:围绕。4. 一轮团:指月亮的形状像一轮团团的玉盘。5. 太液池:唐代皇宫中的湖泊。6. 漪澜:水波纹。7. 祗(zhī)讶:惊讶。8. 广寒宫:即广寒府,传说中月宫的名称。 赏析:
【注释】 近:靠近,接近。青阁:即青楼。罨(niǎn):遮蔽。峣峰:高耸的山峰。津逮:通“箴戒”,警醒、告诫之意。瞠(chéng):发愣。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游览青楼时作的。 首句写景。“清晓霁秋烟”,是登楼所见之景,也是作者游兴盎然的原因。“霁”,天晴。“秋烟”,指早晨的薄雾。“清晓”二字,既点明时间,又渲染了气氛。“霁秋烟”,则写出了秋日清晨的景色,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赏析】 “山之复更水之涯”一句,写景生动形象。“山之复”,即山峦叠嶂;“水之涯”,即水边。两句合起来,写出了一幅山环水抱的天然图画。“领要轩窗纳众奇”一句,点明主题,说明作者所居之处,是山水佳处,令人心旷神怡。“领要轩窗纳众奇”一句,既表明自己身处高远之地,又表达了与友人欢聚的愉悦之情。“为不频来如创得”一句,抒发了对好友的思念之情。“频来”一词,既表现了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注释】 晓日:指早晨的太阳。鸣鞭:挥动马鞭,古代官吏出巡时打马传令用。露气浓:晨露浓重。如云多稼:像天上云朵一样的庄稼。蔚丰茸(fùróng):“丰茸”是草木茂盛的意思。腰镰:指农民在秋天收割庄稼。腰,动词,用镰刀割。候:等待收割的时节。鲜逢:难得的丰收年景。 【赏析】 此诗写于元朝末年,作者为诗人元末民歌手顾德辉。当时元朝统治阶级加紧对人民的统治和剥削,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诗句原文:空罗缥缈复舂容,塞上烟光每惯逢。最爱雨收霞脚露,倚天玉积几高峰。 注释与赏析: 1. 诗歌解读: - 空罗缥缈:形容雨后天空的景色,云彩轻盈如罗,飘渺而美丽。"空"字增添了一种空旷、宁静的氛围,而"罗"则给人以丝缕交错、细腻柔美的视觉感受。 - 复舂容:"舂"是古代一种石制的磨具,这里用来形容雨后的地面湿润而平整,如同经过春耕一般,显得格外有生机。 - 塞上烟光
注释 (1)八叠:指《八叠阳春》。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扈跸”是随从皇帝出行的意思。“和之”是应命而作的词,即《八叠阳春》的和作,共四首,此其一也。“玉䨲”是禾名,此处泛指谷物。 (2)端正:整齐、严整。这里指诗歌内容要规整。何须:不需要。藉:借。斧删:斧子砍削。这里指修饰文字,使之整齐。 (3)塞外:指边塞以外的地区,即京城之外。偏饶:特别富饶。风雅地:指有文化修养的人。 赏析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元代著名书法家、画家。他的诗作多以描绘山水田园为主,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这首诗题为“高逸图”,通过描绘石松、华阳巾等元素,展现了一幅清幽宁静的山水画卷。 我们看到第一句“诡石长松境不凡”。这里的“诡石”指的是形状奇特、不寻常的石头,而“长松”则是指生长在山间的高大松树。这两个词语组合在一起,形象地描绘出一幅自然景色,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注释: 1. 石桥:指昆明湖上的一座石桥,名叫“小石桥”。 2. 回望彩虹横:意思是说站在小石桥上回头望去,可以看到一道彩虹横跨在天空中。 3. 胜处:美景之处。 4. 维舟:在这里是停留的意思。 5. 一倚楹:靠在门框上。楹,门框。 6. 鉴远试吟亲切句:尝试朗诵一些与远方、宁静和自然有关的诗句。 7. 适来:恰好来到。 8. 镜中行:比喻自己行走如同在镜子里一般
【注释】 进舟:乘船。长河:指江河。乐善园:即乐山大佛景区,位于峨眉山市西南7.5公里。 重葺:重新修建。识:知道。率:大多。暇:空闲。底:哪,怎么。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乐善园的诗。 首句“旧园重葺近临河”,交代了诗人此次游览乐善园的背景:原来这座乐善园已历经重修。次句“忆始经营每重过”,则表达了诗人对乐善园的深厚感情。三、四句写自己与乐善园的关系:作者从开始经营起就多次路过这里,但因忙于工作
《秋雨叹三首》(其一)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述秋天连续的降雨情况,寓意了作者对国家和社会状况的忧虑和感叹。下面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释义: - 第一句:“海喇汗常灵应明。”这句话表达了一种信仰,即某地或某物具有神奇的力量,能够感应并回应神灵的召唤。这里可能指的是某个地方(如清真寺、庙宇等)在特定的宗教活动中受到神灵的庇护。 - 第二句:“易为雨亦易为晴。”意味着无论处于晴天还是雨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