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喜亦令人闲,端正何须藉斧删。
塞外偏饶风雅地,试看玉䨲上锤山。
注释
(1)八叠:指《八叠阳春》。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扈跸”是随从皇帝出行的意思。“和之”是应命而作的词,即《八叠阳春》的和作,共四首,此其一也。“玉䨲”是禾名,此处泛指谷物。
(2)端正:整齐、严整。这里指诗歌内容要规整。何须:不需要。藉:借。斧删:斧子砍削。这里指修饰文字,使之整齐。
(3)塞外:指边塞以外的地区,即京城之外。偏饶:特别富饶。风雅地:指有文化修养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一〇七六年)作者扈驾至陕西时所作。当时宋神宗正在陕西巡视,作者扈驾而行,写下了这首词。
上片前两句写景。开头两句,诗人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形象勾勒出一幅塞外风光图:“令人喜亦令人闲,端正何须藉斧删”,既表现了诗人对塞外的赞美,也流露出自己内心的喜悦之情。“令人喜亦令人闲”,这是多么美妙的感觉啊!它让人心情愉悦,也让人心旷神怡。然而,这种美好的感觉并不仅仅是因为景色宜人。更令人欣喜的是,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生活过得十分悠闲,没有太多的烦恼和束缚。这是多么难得的境界啊!然而,这种悠闲的生活却并非人人都能享受到。对于那些辛勤劳作的人来说,他们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应对各种挑战和压力。因此,这里的“令人喜亦令人闲”实际上是在表达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后两句则转向议论。诗人指出,正是因为这样的美好景象,所以才需要有人去欣赏和赞美。而这样的人并不需要借助过多的修饰和修饰手段来达到目的。也就是说,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大自然的美好,就能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它的韵味和魅力。同时,我们也无需过分追求形式上的完美和对称,只要能够展现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就足够了。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享受大自然的美景的同时,也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下片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以及他对和谐生活的向往。诗人认为,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快乐与自由,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真谛。而这样的环境也正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因此,我们应该珍惜这样的时光,努力创造更多的机会来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