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
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出自赵郡李氏东祖。 嘉祐从侄。 少居庐山,师从名僧皎然学诗。 大历五年中进士,后历任秘书省校书郎、终官杭州司马。 晚年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约卒于兴元元年(公元784年)之后数年。 子李虞仲。 据说李端曾在驸马郭暧筵上立成七律二首。 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
宿淮浦忆司空文明
愁心一倍长离忧,夜思千重恋旧游。 秦地故人成远梦,楚天凉雨在孤舟。 诸溪近海潮皆应,独树边淮叶尽流。 别恨转深何处写,前程唯有一登楼
赠郭驸马
青春都尉最风流,二十功成便拜侯。 金距斗鸡过上苑,玉鞭骑马出长楸。 熏香荀令偏怜少,傅粉何郎不解愁。 日暮吹箫杨柳陌,路人遥指凤凰楼
奉和元丞侍从游南城别业
垂朱领孙子,从宴在池塘。 献寿回龟顾,和羹跃鲤香。 高松先草晚,平石助泉凉。 馀橘期相及,门生有陆郎。
江上赛神
疏鼓应繁丝,送神归九疑。 苍龙随赤凤,帝子上天时。 骤雨归山疾,长江下日迟。 独怜游宦子,今夜泊天涯。
宿洞庭
白水连天暮,洪波带日流。 风高云梦夕,月满洞庭秋。 沙上渔人火,烟中贾客舟。 西园与南浦,万里共悠悠。
宴伊东岸
晴洲无远近,一树一潭春。 芳草留归骑,朱樱掷舞人。 空花对酒落,小翠隔林新。 竟日皆携手,何由遇此辰。
早春夜望
旧雪逐泥沙,新雷发草芽。 晓霜应傍鬓,夜雨莫催花。 行矣前途晚,归欤故国赊。 不劳报春尽,从此惜年华。
青龙寺题故昙上人房
远公留故院,一径雪中微。 童子逢皆老,门人问亦稀。 翻经徒有处,携履遂无归。 空念寻巢鹤,时来傍影飞。
奉和王元二相避暑怀杜太尉
艰难尝共理,海晏更相悲。 况复登堂处,分明避暑时。 绿槐千穗绽,丹药一番迟。 蓬荜今何幸,先朝大雅诗。
张左丞挽歌二首其二
祸集钩方失,灾生剑忽飞。 无由就日拜,空忆自天归。 门吏看还葬,宫官识赐衣。 东堂哀赠毕,从此故臣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