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鼐
今岁重九,翁贾溪学士登法源寺阁作斲字韵七言诗,亦以属予而未暇为也。学士屡用其韵为诗,益奇。腊月饮学士家出示所得宋雕本施注苏诗,旧藏宋中丞家者,欣赏无已,乃次重九诗韵。 注释: 1. 今岁重九:今年是重阳节。 2. 翁贾溪学士:指的是贾似道的侄孙贾溪。 3. 登法源寺阁作:在法源寺的楼上写诗。 4. 斲字韵:指用“斲”这个字作为韵脚。 5. 七言诗:这是一首七言古诗。 6. 亦以属予而未暇为也
诗句及译文 异哉不二门,兼绍洞山统。 - 注释:感叹道不同门的佛教思想如何能统一于禅宗。 - 赏析:通过“异哉”表达了对佛门多样性的惊奇和赞叹,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于禅宗思想的向往与追求。 我登远公石,但见青草菶。 - 注释:登上了远公和尚的石头,只见到一片青草覆盖的景象。 - 赏析:描绘了诗人登山时所见的自然景色,青草覆盖可能意味着春天的到来,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日暝返龛阁
注释: 1. 曾听闻至高的德行回归其本原,修饰雕琢的书桌都被铲去。 2. 忘却世间烦恼而不被惊扰,胜过躲避灾难的燕子。 3. 先生有超越世俗的气量,去除无用之物保持太初的状态。 4. 出使时使命在身却心无旁骛,善于教育学生而忘记自己的困苦。 5. 他先一步奏上了鸿文,后学们多闻承继他的教导。 6. 世人怎懂得鸳鸯雏鸟的品德,小虫枉自扑向蚊蝇。 7. 想起此地是官员聚会的地方,去年春风中送重礼。
《题唐人关山行旅图》是清朝诗人姚鼐的一首诗,描绘了北方深秋景色的山水画,不仅展示了人物的行旅活动,还带有叙事性。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乱山奔如涛:形容山脉连绵不断,如同波涛汹涌一般,气势磅礴。 2. 急水高如山:描述河流湍急,水流之快如同高山一样巍峨。 3. 千山万水不可度:表达了路途遥远,山连山、水绕水的壮丽景象。 4. 况有倚天绝地之雄关:强调了前方地势险峻,如同天堑一般的雄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嘉祐的《阜城作》。 首联: 积雪河闲道,初日弓高城。 注释:积雪覆盖了河流旁的道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弓高的古城。 赏析:这是对阜城自然风光的描写,通过“积雪”和“初日”两个词,描绘出了冬日里阜城的宁静美景。同时,“弓高城”也让人联想到了古代的边防重镇,增加了诗的历史感。 颔联:单车十二月,自此将何征。 注释:我乘坐单车已经行走了十二个月,现在不知要向何处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钱献之的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才华的赞赏和对其未来的祝愿。下面是逐句释义: 江湖梦远春水白,篆秋草堂安在哉。 江湖梦远春水白,指的是诗人心中的梦想如同远方的春水一样,既明亮又迷茫。篆秋草堂安在哉?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草堂的怀念之情。 门多问字扬雄客,声振群公贾谊才。 门多问字扬雄客,意指友人的门下有许多求教的人,这些人都是扬雄的弟子,他们的学问深不可测。声振群公贾谊才
【注释】辽哉:辽远而长久,指时间之久远。会:集会。日月终不居:太阳和月亮永远不会停留。晀广虚:空旷。属斯告后来:告知后来的人。慨焉或念诸:感慨万分。【赏析】《城南修禊》是一首七律诗,写于唐代开元年间。诗人以“城南修禊”为题材,抒发了对历史的感慨之情,表达了对后人的期许和希望。 首句“辽哉千古会,日月终不居”,诗人开篇便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历史长河中,有多少聚会能够真正留下永恒的印记
新城道中书所见 大雾被野天为遮,海东遏不翔金雅。 寒威逼人敛默息,倏忽眼眩生奇花。 是时夹道万冻木,半生半死交杈枒。 含灵孕气作怪异,缬如桃李冬扬葩。 苍龙立海负冰雪,天女隳地纷珠珈。 黄帝此夜战涿鹿,蚩尤肩髀埋谽谺。 三军凯旋尽解甲,乱挂林木光明霞。 千形万态未易究,琮琤忽坠当吾车。 发书占策苦不得,野老能说殊亦佳。 或云休徵备饭瓮,梱载千亿收禾麻。 或云此咎达官怕,有鬼欲瞰高明家。
正月晦日,日期应同游浮山我前往遍历诸峰而应宿不至遂宿会胜岩次日至华严寺作诗归示应宿兼寄朱竹君学士 长序仲孚诗,锐思拨倥偬。 悲哉吾仲孚,奄已乘櫐輁。 而吾二十年,京洛仕㩉茸。 翰林持节来,思余隔尘塕。 嗟彼千里骥,倏以短辙覂。 至今壁上刻,光晶照珠珙。 惜我先后迹,与君不可总。 此生逋世役,几如说梏拲。 孰慰独游寂,灵怪交献奉。 所恨未闻道,仍将弃凡冗。 粪扫石坛隅,终身缚竹䈵。 远道或见思
孔撝约集石鼓残文成诗保氏本体益茫昧,后贤傅说时舛午。 日:孔子的《尚书》 子曰:孔子的学说(或“孔子的教诲”) 茻:古代乐器 中:内心 意:指《尚书》的内容,也指孔子的思想 草:未成形的事物,这里比喻孔子的思想是初生之物 背私公:违背自己的私利 乃:是 韩非:战国末期思想家,法家的代表人物 语:教导 岂如:不如,比不上 石鼓:石制鼓,古代的文物,用石头刻成的鼓 坚可信:坚固可靠 乃谚胡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