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鼐
王舍人的朋友王亮正在观赏云海。 潜皖万岭江之西,朝云暮霭长升跻。 吾家乃在云中住,出户二里三里迷。 江上看山卓云立,略与吾居平地齐。 吾尝策杖更西上,猿捷鸟逝非常蹊。 岳云盛气远蓊合,何所埋庪元封圭。 穷丹逾翠乱云堕,其上点点才如鹥。 乃知大山宫小霍,一邱软草平流溪。 不谓坐处已崭绝,但觉四面峰头低。 云生石罅走一发,下作霹雳淙鸣畦。 缭绕连峰态万出,咫尺晴日交阴霓。 暮宿僧庵光正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写给钱献之的一首赠诗。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表达方式。下面是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 篆秋草堂歌赠钱献之 - 翻译:这是一首送给钱献之的歌曲,主题是关于秋天的草堂和篆刻。 - 注释:钱献之是一位书法家,他的书法以篆书见长。 - 古文遭秦烧不存,当时丞相篆独尊 - 翻译:古文因为被秦朝焚毁而不存,而当时丞相的篆书却因独特而受到尊崇。 - 注释
【解析】 此诗是作者在唐僖宗乾符二年(875)因“党争”而罢相后所作。诗人以“述怀”为题,通过描写自己对当时社会政治现状的不满和感慨,来表达自己的理想、抱负与追求。全诗共四段,每段由八句构成,前四句写其时政局的动荡不安,后四句写自己的政治理想及所抱的态度。 【译文】 门有吴越之士,挺胸自言贤能。 束带入座,论古道先贤。 高谈阔论中,文采飞扬, 坚守何其微贱。 诋毁程朱之徒,行为不端,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是作者在任刑官时所作。诗中抒发了作者对国家法律和司法的忧虑,对法家思想的质疑,以及对自己执法能力的怀疑。诗人以史为鉴,表达了对法治的深刻思考和担忧。 昔者先端恪,实作虞廷士。 昔者指的是古代,先端恪是指先王,实作虞廷士是指作为虞朝的官员。 质对与神明,非邀矜恕美。 质对是指直言不讳,神明是指公正无私,邀矜恕美是指追求正义的美名。 一端或自咎,中夜辄惩跽。
【注】: ①钱詹事:即钱谦益,明末清初文学家、学者。沈石田:即沈周,明代画家。桧:常绿乔木,又名柏树。徵明:指沈周的儿子沈希文,字伯时。董源: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擅山水画。七星桧:位于常熟县西北,古称“松陵”,又称“松陵山”。②天趣:自然之趣。③文徵明:明代著名画家。④董源:五代南唐画家,与范宽并称“南北二宗”。⑤长卷:长卷画。⑥屈伸:屈曲伸展。神鬼:神灵鬼怪。⑦拔地风霆:形容气势雄壮如风雷
花朝雪集覃溪学士家归作此诗 京城中人才如海,经常能遇到贤哲。 事情聚集在一起时,忽然又看到车辙的痕迹。 出动几百里,进入后却受到限制。 无论远近如何不同,容貌举止都显得高傲。 只有这几位五六人,任职并不是热切。 从游时间很长,酒杯频频举出。 也知道天命运转,最终会有离别。 在眼前时心情愉悦,流连怎么能歇止? 就像春天还没到来,坐着看花朝下雪。 平生向往听闻道法,随地知道都让人喜悦。 深夜聆听嘉言
诗句: 佛在祗树园,当时说此经。 须菩提跽前涕零,复有千二百五十人旁听草堂寺盛秦姚兴,鸠摩罗什天竺僧译诸经品中此经为大乘。 译文: 佛语魔语杂,扫除皮毛见正法。章句文义若争巧不二无言何处答。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将佛经的深奥教义和日常生活进行了巧妙的结合。诗中通过描述佛陀与弟子们的对话以及听众的反应,展现了佛教教义的深刻内涵和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同时
【注释】 七夕:古代在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举行,妇女们结彩缕,穿针乞巧。祈巧图:祈祷巧手的画像。或以为唐张萱笔也:认为这幅画是唐代画家张萱所作。 骊山:山名,秦时属雍州陇西郡,故址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南,周穆王曾在此建“丽山宫”,即今骊山华清池附近。 列屋:多屋。 渭南渭北:指陕西渭河以北、渭河南部。明河光:指银河。 张生:指唐代诗人张祜。腕底风露凉:指他写诗时,衣袖随风拂动,手中沾着凉爽的露水。
【注释】 钱詹事:即钱谷,字文通,号青莲居士。明代诗人、画家。座上:在座中。沈石田:指沈周,明初著名画家。桧(kui):一种树木名,常绿乔木。“桧”为名词作动词用,意为松柏之类。 【赏析】 此诗是钱谷观画时所作的一首题画诗。 首句“古树江南春复春”,写江南春景。江南春天,古树参天,景色宜人。“可怜”二字,写出了作者对这美丽景色的赞美之情。“轮辙”二句写江南的交通繁忙。车轮碾过,道路泥泞;行人络绎
魏三藏菩提流支在胡相国第译金刚经刻石拓本 佛在祗树园,当时说此经。 须菩提跽前涕零,复有千二百五十人旁听。 草堂寺盛秦姚兴,鸠摩罗什天竺僧。 译诸经品中,此经为大乘。 后有菩提流支来,世言可埒罗什才。 侍中崔光为执笔,相国之第为之开。 别出译本劖崔嵬。 自从西晋乱,震旦人最苦。 是时佛法兴,经律遍中土。 大慈无力拯横流,象义犹能歆暴主。 其闲暂废太平真君年,厥孙事佛俄加虔。 废者奉道希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