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皖万岭江之西,朝云暮霭长升跻。
吾家乃在云中住,出户二里三里迷。
江上看山卓云立,略与吾居平地齐。
吾尝策杖更西上,猿捷鸟逝非常蹊。
岳云盛气远蓊合,何所埋庪元封圭。
穷丹逾翠乱云堕,其上点点才如鹥。
乃知大山宫小霍,一邱软草平流溪。
不谓坐处已崭绝,但觉四面峰头低。
云生石罅走一发,下作霹雳淙鸣畦。
缭绕连峰态万出,咫尺晴日交阴霓。
暮宿僧庵光正白,月横露壑风凄凄。
晦明朝暮看尽好,惟有远别无由携。
君家看云昔黄海,新居乃卜长干堤。
崇山到此势已尽,吐气犹是龙虎栖。
欲穷馀霞散绮色,请登天阙攀云梯。
嗟余送子隔云外,独忆秋山猿夜啼。
王舍人的朋友王亮正在观赏云海。
潜皖万岭江之西,朝云暮霭长升跻。
吾家乃在云中住,出户二里三里迷。
江上看山卓云立,略与吾居平地齐。
吾尝策杖更西上,猿捷鸟逝非常蹊。
岳云盛气远蓊合,何所埋庪元封圭。
穷丹逾翠乱云堕,其上点点才如鹥。
乃知大山宫小霍,一邱软草平流溪。
不谓坐处已崭绝,但觉四面峰头低。
云生石罅走一发,下作霹雳淙鸣畦。
缭绕连峰态万出,咫尺晴日交阴霓。
暮宿僧庵光正白,月横露壑风凄凄。
晦明朝暮看尽好,惟有远别无由携。
君家看云昔黄海,新居乃卜长干堤。
崇山到此势已尽,吐气犹是龙虎栖。
欲穷馀霞散绮色,请登天阙攀云梯。
嗟余送子隔云外,独忆秋山猿夜啼。
注释:
- 王舍人的朋友王亮正在观赏云海。
- 潜皖万岭江之西,朝云暮霭长升跻。——潜皖,指安徽地区,以山水著称。万岭,形容山峦众多。江之西,指的是长江之西。朝云暮霭,早晨的云雾和傍晚的烟雾。长升跻,逐渐升高。3. 吾家乃在云中住,出户二里三里迷。——吾家,我的家庭。云中住,住在云端。出户二里三里迷,出门后走了二里、三里却仍然迷失方向。4. 江上看山卓云立,略与吾居平地齐。——江上,指的是江边。卓云立,高耸入云。5. 吾尝策杖更西上,猿捷鸟逝非常蹊。——策杖,拄着拐杖走路。更西上,更进一步向西走去。6. 岳云盛气远蓊合,何所埋庪元封圭。——岳云,山峰上的云雾。盛气,盛大的气势。蓊合,茂密而合拢的样子。7. 穷丹逾翠乱云堕,其上点点才如鹥。——穷丹,形容云层深厚。逾翠,穿过绿色的树林。8. 乃知大山宫小霍,一邱软草平流溪。——乃知,才知道。9. 不谓坐处已崭绝,但觉四面峰头低。——不谓,没有想到。崭绝,形容山峰高大而陡峭。四面峰头低,四周的山峰看起来很低。10. 云生石罅走一发,下作霹雳淙鸣畦。——云生石罅,形容云雾从岩石缝隙中生出。走一发,形容雷电声如同发丝一般细弱。11. 缭绕连峰态万出,咫尺晴日交阴霓。——缭绕,形容山峰连绵不断。连峰,形容山峰相连。12. 暮宿僧庵光正白,月横露壑风凄凄。——暮宿,晚上住宿。僧庵,僧人的住所。光正白,月光明亮洁白。13. 晦明朝暮看尽好,惟有远别无由携。——晦明,天色昏暗和天亮之间。14. 君家看云昔黄海,新居乃卜长干堤。——君家,你的家园。看云,欣赏云景。黄海,指大海。15. 崇山到此势已尽,吐气犹是龙虎栖。——崇山,形容群山环绕的样子。16. 欲穷馀霞散绮色,请登天阙攀云梯。——欲穷,想要穷尽。馀霞,指晚霞。17. 嗟余送子隔云外,独忆秋山猿夜啼。——嗟余,感叹自己的处境。18. 注释:
这首诗是王绩(字无功)的五言律诗《送别王友亮》。王绩早年家境富裕,晚年生活贫困潦倒。公元617年(隋炀帝大业三年),王绩因受隋炀帝杨广的征召,前往扬州担任郡丞。后来因为不愿屈事权贵,便辞官归乡。在回家途中经过黄山时,王绩曾写了一首《野望》:东郊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这首诗就是王绩在游历黄山时的即兴之作。《送别王友亮》是王绩在游历黄山期间所作。王绩对友人王亮非常欣赏和敬仰,他们之间关系密切,王绩曾多次为王亮撰写诗文赞美他的才华和品德。在这首诗中,王绩通过描绘黄山的壮丽风光和自己的孤独感受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