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吹动关河,登台白日俄。
孤云高渤碣,秋色渡滹沲。
海内词人在,尊前往事多。
夜来明月上,鸟鹊意如何。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兼怀古诗。诗中的“寒吹动关河”、“登台白日俄”两句,描写了作者在八月十五日夜月明之夜登高临远,面对苍茫的关河和皎洁的月色所生发的感兴。“孤云高渤碣,秋色渡滹沲”,则以“孤云”对映“沧浪”,以“秋色”对映“滹沲”。诗人在登高望远之际,又想到自己与友人同游黑窑厂,于是又生出“海内词人在”,而友人已逝的伤感之情来。最后两句写明月当空,鸟鹊惊飞,诗人不禁想起友人生前的往事,心中无限感慨。此诗是写景抒情兼怀古诗,表达了作者在登高望远之际,因思及故人而生出的感兴。全诗意境开阔,笔力雄健。

【答案】

译文:

寒风吹得关河动,登上高楼太阳落了去。

孤云飞过渤海碣石,秋色渡过滹沱河。

天下词人都在,怀念故人的事很多。

夜来一轮明月上来,鸟儿惊飞不知怎么。

赏析:

首联“寒吹动关河,登台白日俄”二句,描写了作者在八月十五日夜月明之夜登高临远,面对苍茫的关河和皎洁的月色所生发的感兴。前一句写寒风凛冽,吹拂着关河,使大地一片肃杀之气。后一句写站在台上,望着皎洁明亮的月光,觉得时间过得特别缓慢。

颔联“孤云高渤碣,秋色渡滹沲”二句,以“孤云”对映“沧浪”,以“秋色”对映“滹沲”。诗人在此二句中,既描绘了自己的所见,也抒发了自己的所想。诗人在登上高台之后,面对的是一片辽阔的关河和皎洁的月色,他看到那高悬于天际的孤云,正飞向茫茫的渤海碣石;又看到那秋色的河水正在渡到滹沱河中去。这两句诗,不仅把诗人的所见所思表达得淋漓尽致,而且把读者引入一个开阔的境界之中。

颈联“海内词人在,尊往事多”二句,则以“海内词人”对映“尊往”。诗人在这里,首先想到自己的朋友朱子颖、王禹卿等词人,他们都是海内闻名的才子,如今都离开了我们而去。想到这里,诗人不禁黯然神伤。接着诗人又想到,当年自己在黑窑厂与友人一起游观的情景,而今却只能在梦中回忆。这两句诗写得深沉含蓄,意蕴深长。

尾联“夜来明月上,鸟鹊意如何”二句,写月亮升上天空之后,鸟儿惊飞,不知该往哪里飞的好。这里诗人用“夜来明月上”来点题,又用“鸟鹊”来反衬月亮的美丽。诗人在这里,既是在写眼前的景色,也是在写心中的情感。

全诗语言简明,意境开阔,笔力雄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