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去华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客居扬州,怀念故国之作。上阕追忆陈后主的往事;下阕则以小桃自喻,抒发了对故国的深情怀念。 起首二句“蕊珠宫阙,西帝陈嫔御”,即点出梅花为蕊珠宫阙所产,又点出陈后主与梅花有缘,并点明梅花为陈后主之妃嫔所御。这两句是说:蕊珠宫阙里,陈后主的嫔妃们喜爱梅花。接着写梅花的香气,“语笑梦中香,叹罗浮、几番春暮”三句,写梅花在梦中也散发着香气
【注释】 春衫袖窄:春天的衣衫袖子又窄。 烛底:蜡烛旁边。 横波:形容女子眼神含情脉脉、似有似无。 困倚:困顿,倚靠。 故故:故意地。 停歌驻拍:停止歌唱和击拍。 夜深:夜已很深。 满劝:极力劝饮。 曲中:乐曲之中。 偷送:偷偷地送。此处指在乐曲中传递情意。 归去:回家后。 十分准拟: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十分,非常,指完全。准拟,计划,打算。 阳台:传说为楚王游幸之台
【解析】 “移商换羽”意为改变调子,“花底流莺语”指在花丛中鸣唱的黄莺。“唱彻秦娥君且住”指歌声高亢激昂,直唱到天明,连秦娥也不得不停止唱歌。“肠断能消几许”,意谓肠断之痛如何消解?“劝觥斜注微波”,意谓斟酒时斜倾着杯子,波纹荡漾。“真情著在谁那”,意谓真情到底落在谁的身上?“只怕如今归去,酒醒无奈愁何”,意谓只怕现在回去,等到酒醒时更无办法排遣愁苦了。全词以歌者的口吻抒写其内心的悲凉与无奈。
徐籀的《谒金门其六》是一首描写女性情感与内心活动的作品。下面是诗句、译文、注释以及赏析: 1. 诗句释义: - 云障日。檐外雪销残滴。:天空中云层遮挡住太阳,使得窗外的积雪逐渐消融,形成细微的水珠。 - 画阁红炉窗户窄。博山烟穗直。:华丽的楼阁中,红色的火炉散发着温暖,窗户虽窄但透着暖意。烟柱直冲云霄,仿佛要穿透天际。 - 酒入横波滟溢。羞得梅无颜色。:美酒倒入酒杯中,泛起层层波浪
谒金门 其七 清汉曲。天际落霞孤鹜。 幽草墙阴秋更绿。倚檐三两竹。 绣被焚香独宿。梦绕绿窗华屋。 何日明眸光射目。夜阑更秉烛。 释义: 谒金门·其七 清汉曲。天际落霞孤鹜。 幽草墙阴秋更绿。倚檐三两竹。 绣被焚香独宿。梦绕绿窗华屋。 何日明眸光射目。夜阑更秉烛。 注释: 1. 【谒金门·其七】:这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的词,属于宋代流行的“谒金门”体,由唐教坊曲《金缕衣》演变而来。此调为双调
诗句释义: 金蕉叶 其四沈烟篆曲。可庭轩、翠梧荫绿。 挂晚景、寒林数幅。对冰盘莹玉。 印枕娇红透肉。眼偷垂、睡犹未足。 试纤手、清泉戏掬。看风动槛竹。 译文: 金蕉叶 其四 在庭院中,翠绿的梧桐树下,我静静地坐着,欣赏着夕阳西下时的美丽景色。我手中拿着一幅精美的画卷,上面描绘着寒林中的景色,如冰盘一样晶莹剔透。我轻轻地将画卷放在枕边,枕头上的红色图案就像美丽的花朵,透出深深的红色
【注释】 ①清平乐:词牌名。 ②霁:“天晴”的简称。 ③明月光如洗:明月的光辉好像被洗过一样清澈。 ④烟际起:雾气弥漫而起,形容远处的景象。 ⑤危楼独倚:在高楼之上独自倚靠。 ⑥娟娟:皎洁,明亮的样子。 ⑦抱琴谁和流泉:抱着琴弦的人是谁?他是否在与泉水相和奏响? ⑧乘鸾仙子:神话中的仙女。 ⑨无眠:没有睡意,睡不着觉。 【赏析】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豪放派词人苏轼创作的一首中秋抒怀词
【注释】 1. 涛翻浪溢:形容波浪汹涌,水势浩大。 2. 调停(tiáo jīng):调节,平衡。 3. 饧(xíng)和蜜:两种食物,比喻味道甜而略带苦味的酒。 4. 风生两腋:意谓饮了美酒之后,只觉得一股凉意从腋下生出。 5. 烦襟顿失:指饮酒之后,心中的烦恼顿时消失。 6. 雾縠衫儿袖窄:形容衣服轻薄透明如雾般飘动。 7. 坐客:客人。 8. 烘地面赤:形容酒气熏天
【注释】 1. 春愁:春天的忧愁。 2. 错莫:错杂,交错。 3. 斗草:古代游戏之一,用彩线或丝缕系小豆、瓜子等,以相斗之胜。 4. 自乐:自己感到快乐。 5. 江北江南:指长江南北地区。 6. 亡忧:没有忧愁。 7. 宜男:吉祥如意,预兆有男孩出生。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描写春景的词。上片写春色已到,但春愁未消;下片则写游人春日里赏花玩鸟,心情舒畅。整首词语言清新,富有生活气息
注释: 1. 行思坐忆。知他是、怎生过日。 译文:无论是行走还是坐着,都在思念和回忆。我知道他怎么度过每一天。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担忧。 2. 烦恼无、千万亿。诮将做饭吃。 译文:烦恼没有尽头,就像无尽的大海一样。为什么要去做饭呢? 赏析:这句诗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烦躁和无奈。 3. 旧日轻怜痛惜。却如今、怨深恨极。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