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碧城
晓风残雪斗娉婷,萼绿仙姬竟体馨。 底事灵均浑不省,只将兰芷入骚经。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晓风残雪斗娉婷”: - 解析:“晓风残雪”描绘了冬末春初的景象,清晨的寒风和残留的雪花共同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冷峻的画面。“斗娉婷”则形容梅花在风中摇曳生姿,既傲骨又柔美。 - 背景与意义:这句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坚韧向上的精神面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2.
十年清梦绕罗浮,物外因缘此胜游。 欲折琼枝上清去,可堪无女怨高邱。 注释:这十首诗是清代的谢家福编辑的地方名胜诗歌选集,其中包含了对邓尉山里梅花的描绘和赞美。《邓尉探梅十首》是明代诗人卜大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邓尉山中梅花盛开的美景。“十年清梦绕罗浮”意味着诗人已经在这美丽的山林中徘徊多年,这里的一切都如同仙境一般让人陶醉
注释:已经没有春天的梦境萦绕在罗绮之间了,何必要寄希望于秋天的情怀寄托在茝兰之中呢?灰烬已尽,灵犀相通,真能实现解脱,既不能哀怨也不能欢欣。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深刻感慨。诗中“灰尽灵犀真解脱,不成哀怨不成欢。”两句,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哲学观。他不再追求世俗的欢愉与悲苦,而是追求内心的自由与解脱。这种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正是诗人所向往的理想境界
注释: 几辈清芬掩墓门,年时弦诵忆同群。 也知帝意怜娇弱,多遣巫阳引倩魂。 释义: 几代以来的芬芳被掩埋于墓门下,每年我都会想起我们这群人一起学习、唱歌的情景。我也明白皇帝的意思,他怜惜娇弱的女子,多次派遣巫阳去招唤她们的灵魂。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亡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妻子的深深思念和怀念之情。首句“几辈清芬掩墓门”描绘了诗人的妻子已经去世多年,她生前的芬芳已经消散在墓门之下
杂感十首 驿站的住宿初来时感到景色新鲜,沿途插柳衬托着春天的芳菲。将来再过这里应该能相识,也算是天涯有旧识。 注释:驿舍:驿站。插柳:古人在清明节扫墓时会插柳以示祭奠之意,此诗中指插柳以衬春天。他时:将来。识:认识
诗句原文: 山河无恙销兵气,霖雨同功泽九垓。 不是和羹劳素手,哪知香国有奇才。 译文: 山川河流安然无事,消除了战争的阴霾,雨水滋润大地,为九个领域带来恩惠。 若不是像和事郎一样默默付出,怎能知道这香气四溢的国家藏着如此奇特的人才?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谢家福编辑的地方名胜诗歌选集《邓尉探梅诗》中的一首。它通过描绘邓尉山上梅花盛开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才的珍视。
诗句:仙源不让武陵多,疏雪才抽十万柯。 1. 注释说明: - 仙源:指苏州西南邓尉山的美景,传说中有神仙居住。 - 不让:表示不逊色,有比较之意。武陵:传说中的桃花源,出自《桃花源记》,是避世的理想之地。 - 十万柯:形容树很多,用“十万”来强调数量之多。 2. 译文: - 邓尉山上的风景美得让人无法与之相比,山上的梅花开得密密麻麻,仿佛在与其他地方的美景竞争。 3. 赏析: -
杂感十首 雪霁红楼媚晚情,蜃窗历历夕阳明。 隔窗谁弄悲婀娜,也作西来铁骑声。 注释: 1. 雪霁(jì):指天气放晴之后。 2. 红楼:指红色的楼房,这里借指诗人居处的楼阁。 3. 蜃(shèn)窗:古代建筑中用以透光的装饰窗户。 4. 历历:清晰的样子。 5. 婀娜(ē nuó):形容姿态柔美。 6. 西来:来自西方,这里代指敌军、敌人。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所作
注释: - 笔底春风走百灵:笔尖下流淌的春风吹拂着百灵鸟儿。 - 安排祷颂作花铭:我精心安排祈祷和赞美,作为梅花的象征铭记在心。 - 青山埋骨他年愿:青山之下安葬我的身体,我期望他年有朝一日能实现这个愿望。 - 好共梅花万祀馨:希望与梅花一同长久地散发香气,万代传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梅花的热爱以及希望自己的生命能像梅花一样长久不衰的愿望。首句“笔底春风走百灵”,将梅花比作百灵鸟
注释: 华严界处处显现魑魅,城社处处处跳出狌狸。 劝你愤怒不要愤怒,用慧眼观察来只大悲。 译文: 在华严界里处处显现魑魅,城中各处跳出狌狸。 劝你愤怒不要愤怒,用慧眼观察来只大悲。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人自己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生活中的困境和挫折,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无奈和悲观的态度。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黑暗和腐败。诗人用辛辣的笔调,尖锐地指出了社会的现实,表达了他对社会的不满和对人民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