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失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何失的作品,题为《绝句》。下面将逐句解释诗句的含义,提供译文,并附上必要的注释和赏析: - 诗句解析 1. 出门何路觅亡羊:“出门何处寻找走失的羊”意味着在四处奔波寻找丢失的羊群。 2. 日日红尘枉了忙:“每日里都在忙碌却徒劳无功”表达了一种对无用功的感慨。 3. 唤杀东斋赵夫子:“甚至惊动了东斋的赵夫子”指某人被打扰或影响。 4. 不来看菊过重阳
对酒 古人不我俟,不共此酒醇。 此酒复易尽,不能俟后人。 并世有不察,毕代若为亲。 茫茫宇宙间,此抱难具陈。 惟应空中月,分留大江滨。 注释: 对酒: 面对美酒。 古人不我俟:古人不等待我。 不共此酒醇(tú):不和我一起分享这美酒的甘醇。 此酒复易尽(jìn):这美酒又很容易就喝完了。 不能俟后人:无法等待后来人。 并世有不察:同时代的人不理解我。 毕代若为亲(wéi)
渥洼的骏马儿,自有超尘的脚力。 锦缎张挂过都门,飞花射向众人目。 叹那辕下的身姿,并非驽骀之物。 世间缺乏伯乐辈,何人识得千金骨? 所以披蓑戴笠者,烟水日沉没
方镜二首 方镜二首 凿地作方池,背带千花草。 万磨愈不情,一照一回老。 译文 方镜二首 在铜制的镜子中,有一道寒芒闪耀,仿佛要动摇整个铜体,它斩然如圭角般直立,背带上还雕刻着鸾翘。四周围蚀却的月亮依然清晰可见,一切割成的冰也依旧存在。挂在霜台之上,空荡荡的让人感到寂寞。镜子可以照来蓬鬓之发,漫洒萧瑟。用它来映照自己,可以看到自己的心性。圆行圆几满市朝。 注释 铜镜:铜制的镜子。寒芒
燕都杂题三首 画屏谁画一风帆,阻隔千山与万岩。 不护楼头些子雨,使人春尽怯春衫。 注释:画屏上是谁画了一只风帆?它仿佛是一道障碍,将千山万岩隔断。它并不保护着楼头的一点雨水,使得春天过去时,人们感到春天已经结束,连衣服都变得寒冷。 赏析:何失的这首《燕都杂题三首》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为元代诗歌增添了一抹亮色。诗中通过描绘画屏上的风帆,象征了某种阻碍或限制
燕都杂题三首 一夜春阴彻晓寒,玉山无奈酒杯乾。 青娥知有愁多少,狼藉妆奁懒对看。 注释:一夜之间春雨纷纷,到了早上却感到寒气袭人,仿佛是玉山一般无法抵挡酒的诱惑而将酒杯喝干。那些美丽的女子们,想必心中有着无尽的忧愁,她们的妆容被泪水打湿,显得杂乱无章,她们懒得去面对这一切。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场景,表现了诗人在春天的夜晚饮酒后的情感。诗中的“玉山”一词,形容人的体态像山一样挺拔
注释:花市在东边,柳市在西边,矮小的厅堂里,我笑一笑,就挥洒了百金。现在,我的踪迹无处可寻,只有那谷雨时节的绵山燕子在飞。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描写的是作者在长安的日常生活。诗中的“矮堂”指的是作者的书房或者住所,“百金挥”则是形容作者豪爽的性格。诗中的“燕都”和“杂题三首”表明这是一首描绘长安生活的作品。诗中的“如今踪迹无寻处”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整体来看
注释:我生性就喜欢居住在云水之间,城中虽有许多房屋,但不如自己无拘无束。 吝啬时会记起人与人来往的事,许多红尘污了白胡须。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情怀。首句以“野性”二字点明了诗人的本性,即喜爱自由自在的生活。次句则直接表明了诗人对于物质财富的看法:在城中虽然有很多房子,但是这些并不如自己无拘无束地生活在野外来得快乐。最后一句“悭时因记人来往”
【注释】 寄畅淳甫:写给淳夫的诗。费人思:徒劳费心地思念你。何日:何时。人思:人的思念。又:又见。鸾坡:地名,即现在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古称鸾坡),在合肥东南约100公里处。三月柳:指春天的柳树。浓绿:形容柳条颜色深绿,浓密。自丝丝:像细细的线一样。 【赏析】 此诗是作者怀念朋友淳夫而写的。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淳夫的思念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淳夫的关心和牵挂,以及诗人对淳夫的美好祝愿
【注释】: 野人:隐士、隐居者。 懒梳头:懒于打扮,指不修边幅。 青帘:古代酒店前悬挂的绿色帷幕,用以招揽过往行人。 席破:席子破损。 贪书:贪求读书。 得无羞:莫非会感到羞耻吗? 老病:年纪大,有疾病。 鬼:这里指死亡。 居浮:寄居漂泊。 强作囚:强作假的囚犯。 尊罍(quán):古时盛酒器。这里指酒杯。 乌鸢(yīn):乌鸦,鸢鸟,这里泛指飞禽猛兽。 蝼蚁:蚯蚓等小昆虫。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