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元量
越州歌二十首,其十。贾庙巍巍尽敕封,秦齐两国受恩同。 木棉庵下无依鬼,合策麒麟第一功。 诗句逐句释义: 1. “贾庙巍巍尽敕封”:描绘了贾庙的宏伟壮观和它受到皇帝敕封的景象。 2. “秦齐两国受恩同”:表达了秦国和齐国在某种共同恩惠或使命下的紧密合作或关系。 3. “木棉庵下无依鬼”:形容在贾庙附近的一座小庵中,没有依附的人或物体,显得格外荒凉。 4. “合策麒麟第一功”
越州歌二十首 其十一 集芳园里策奇功,丞相南行面发红。 留得紫绵三百曲,风吹雨打并成空。 注释: - 集芳园里策奇功: 在集芳园里施展出杰出的谋略。 - 丞相南行面发红: 丞相南行时脸色因激动而泛红。 - 留得紫绵三百曲: 留下了三百遍的紫色丝线。 - 风吹雨打并成空: 风和雨一起吹打最终消散。 译文: 在集芳园里成功施展出杰出的谋略,丞相南行时因激动而脸色泛红。他留下三百遍的紫色丝线
越州歌二十首 其十六 昨梦吴山阆苑开,风吹仙乐下瑶台。翠围红阵知多少,半揭珠帘看驾来。 注释:昨天我做了一个梦,梦见吴国的山水宫殿都开放了,风中传来了神仙的乐曲,仿佛从瑶台上飘落下来。梦中的景色如同仙境,不知道有多少美丽的风景和繁华的景象出现。在半掀开的珠帘前,我欣赏着这些美景,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赏析:这首诗通过梦境展现了南宋灭亡后的荒凉与凄凉
越州歌二十首 其十二 群臣上疏纳忠言, 国害分明在目前。 只论平章行不法, 公田之后又私田。 注释:群臣们纷纷上书,进献忠言,国家的危险和弊端已经非常明显了。有人只是谈论官员们的不法行为,而忽略了公田政策所带来的问题。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当时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严重情况。朝廷中有人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国家大局,只关注个人得失,忽视了国家的根本利益和人民的福祉。这种只顾一己之私的行为
月夜湖歌歌正长,船来船去水茫茫。 上塘歌了下塘唱,更唱吴王与越王。 注释:月夜之下,在湖边放声高歌《越州歌》,歌声悠扬、婉转,仿佛是船儿来往,水波荡漾的旋律。接着又唱起《上塘歌》和《下塘歌》,最后唱的是关于吴王和越王的故事。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月夜湖边景色,以及演唱越州歌曲的作品。诗人以月夜为背景,通过描绘船只往来、歌声悠扬等景象,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同时,也通过演唱不同歌曲的方式
越州歌二十首 其四 两峰云锁几时开,昨夜京城战鼓哀。 渔父生来载歌舞,满头白发见兵来。 注释与赏析: - 诗句解析: 1. “两峰云锁几时开”描述的是两座山峰被云雾遮蔽的景象,表达了一种无法预测未来或希望的情景。这可能暗示着某种困境或不确定性,象征着某种力量或命运的束缚。 2. “昨夜京城战鼓哀”中的“战鼓哀”传达了战争带来的悲伤和哀伤的氛围,可能是对历史上某次重要战役的回忆
脱却黄袍心莫欺,魏王事业止于斯。 孤舟走过扬州去,表奏朝廷乞太师。 诗句注释: 1. “脱却黄袍”:指放弃皇帝的服饰和权力。黄袍是古代帝王的象征,此处可能指汪元量放弃了皇帝的身份。 2. “心莫欺”:意味着不要欺骗自己的良心。 3. “魏王事业”:可能是指汪元量在南宋时期的某种事业或理想,与“魏王”相对应,可能指的是他作为宋帝臣子的身份。 4. “止于斯”:在这里止步的意思
越州歌二十首 其七 苍生恸哭入云霄,内苑琼林已作樵。 打断六更天未晓,禁庭两桁籸盘烧。 注释: - 这首诗是《越州歌二十首》中的第七首。描述了南宋灭亡的悲惨情景,人民痛哭流涕,而皇家园林被用作柴火。 - “苍生”指普通百姓,这里指的是南宋人民。“恸哭”形容悲痛地哭泣。“入云霄”表示非常悲伤,泪水仿佛要冲上云霄。“内苑琼林”指的是皇家园林,“琼林”常用来形容园林中种植的花卉树木繁茂,色彩艳丽
越州歌二十首 其六 师相平章误我朝,千秋万古恨难销。 萧墙祸起非今日,不赏军功在断桥。 【赏析】: 此诗为《越州歌二十首》之第六首,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对个人命运的抒发,反映了南宋末年政治动荡与社会动荡的现实。全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诗句“师相平章误我朝,千秋万古恨难销”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环境对个人及国家的影响,暗示了由于某些政治决策的错误
【注解】 甲子:干支纪年中的第一个字。 初秋:秋季的初期。 乖:违背、差错。 皇天:天上的神,这里借指上天。 空雷:没有雷声,即无雷雨。 正:正是。 三夜:三天。 长星酒:长生不老之酒。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首句写“甲子”时节天气,次句写天气的反常,末句用典点明主旨。全诗语言朴实,意境高远,耐人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