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稚登
明常州府武进(一作江阴)人,移居苏州,字伯谷,号玉遮山人。 十岁能诗,既长,名满吴会。 吴门自文徵明后,风雅无定属,稚登尝及徵明门,遥接其风,擅词翰之席者三十余年,为同时代布衣诗人之佼佼者。 闽粤人过苏州者,虽商贾亦必求见乞字。 万历中征修国史,未上而史局罢。 曾编散曲为《吴骚集》,所收己作不少。 又有《吴郡丹青志》、《奕史》《吴社编》及《尊生斋集》等。 生卒年
明代王稚登《过方丈园亭》释义
注释: 过方丈园亭:经过方丈园的亭台。方丈,是佛家语,意为一丈见方的小室,这里指园林。 旧别雪鳞鳞,重来及仲春:旧地重逢,恰逢春天。 马能穿绿竹,鹤亦认乌巾:马能穿过绿竹,鹤也能认识我的黑色头巾。 山沼松舟小,春茶石灶新:山间的池塘里有松树,石灶上的茶也烧得香了。 鹿门堪避俗,他日愿为邻:这地方可以避开尘世的俗气,希望将来能成为邻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方丈园亭的所见所感
茉莉曲 其二
乌银白镪紫磨金,斲出纤纤茉莉簪。 斜插女郎倭堕髻,晚妆朝月拜深深。
荆溪采兰曲 其二
破雪穿苔一寸芽,杖挑藤束出山家。 幽香不上如鸦鬓,误卷红帘听卖花。
荆溪采兰曲 其一
叶带朝烟翠陆离,花含春雾紫葳蕤。 美人肠断湘江水,折得芳馨欲寄谁。
苕城雨望
云生上若下若,雨暗苕溪霅溪。 牧竖过桥牵犊,山翁登屋驱鸡。 藕花岸边鱼跃,桑树村里鸠啼。 药裹茶烟禅榻,思家病客悽悽
石门曲三首 其三
卖丝家复贫,哭解红罗襦。 将丝系妾泪,可得作明珠。
石门曲三首 其二
蚕成桑叶空,门前青苎长。 一半织郎衣,一半结鱼网。
送舒伯明还太末三首 其二
清江白月路迢迢,霜落关门柳色凋。 明岁期君虎丘寺,相逢先问浙江潮。
送舒伯明还太末三首 其一
吴江枫树锦萧疏,千顷寒波翠湿裾。 若过长桥须舣棹,青钱不惜买鲈鱼。
马湘兰挽歌词 其十二
描兰写竹寄卿卿,遗墨都疑泪染成。 不遇西川高节度,平康浪得较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