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稚登
送陆丈移官海丰丞 官舍有余清,无言政未成。 头从湖上白,水在橐中轻。 过鲁无鱼食,归吴借马行。 簿书期傥暇,一问济南生。 注释 1. 官舍有余清:官舍(官府的住所)干净整洁。 2. 无言政未成:政务尚未完成。 3. 头从湖上白,水在橐中轻:形容头发像湖中的白浪一般洁白,而水则像被装在袋子里一样轻盈。 4. 过鲁无鱼食:经过鲁地却没有鱼肉可供食用。 5. 归吴借马行:向吴国借马回去。 6.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首先理解诗句的意思:送别孙明府,去崇明岛任职。过去曾同他一起在野外唱歌,如今你向南远行,我也要离开这里了。现在官俸是鱼和盐,衙斋有蜃气,问行程时要看日出,听到鸡鸣声就到海边。由于地僻官不繁,何须束带迎?最后一句,“何须束带迎”,表明作者与友人分别,毫无留恋之意,也表达了诗人豁达的性格。 【答案】 送别孙明府,去崇明岛任职。 昔年芸歌侣,凫舄向南征。
诗句: - 人似梅花瘦,舟如兰叶长。 - 青山十亩白,流水一春香。 - 种密人难入,开齐夜有光。 - 苔枝容我折,野老不嗔狂。 译文: - 人像冬天的梅花一样瘦弱,船就像兰草的叶片一样修长。 - 青山覆盖了一片白色的田野,流水流淌着春天的香气。 - 种得密集的地方难以进入,全开的夜晚月光明亮。 - 我攀折了苔藓上的枝条,野老人并没有责怪我疯狂。 赏析: - 此诗描述了玄墓山中的景象和感受
诗句逐句释义及赏析 白丈自杭州归要游天池 1. 白丈自杭州归:这里提到“白丈”,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道中人,他刚从杭州返回,因此诗人邀请他一同出游。 2. 要游天池:表示这次出游的目的地是天池,一个可能的美丽景点,天池通常位于高山之中,风景秀丽。 桃花零落尽,游赏与君同。 1. 桃花零落尽:春天过去,桃花已经凋零,这可能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美好事物的消逝。 2. 游赏与君同
【译文】 骏马龙驹一样的骏马,佳人燕子一样的轻盈。驰骋于夕阳下的山坂,景色险绝令人惊叹。血是马蹄下的汗水,香气是鬓边的尘土。解鞍而坐却不再说话,游子替她伤心不已。 【赏析】 虎丘寺位于苏州市西北郊的虎丘山上,是苏州最有名的游览胜地之一。虎丘塔为七级八面楼阁式砖木结构古塔,塔高7.34米,塔底为石砌台基,塔身用砖砌成,每层四面各开一门洞。塔顶设佛龛,内供铜佛一尊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语言表达的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赏析。本题要求“逐句释义”“赏析”,首先明确这是七言律诗,每两句为一组,第一二句写自己因园中瓜熟而挂冠归隐;第三四句写自己身着素服,在雨中闲步园中;第五六句写自己听鸟语,赏秋花,享受着与友人相聚的快乐;最后两句写陈佥宪对自己的照顾和关照,自己不忍心辜负朋友的深情厚谊。 【答案】 译文:
【注释】 1.之子:指你,子:对人的尊称。幽谷:深山中。相过:看望;慰问。岁暮时:一年将尽之时,指除夕夜。 2.呼童:让仆人。穿马涧:穿过小溪。贳(shì):赊,买。龙池:地名,在今江苏宜兴县西,有温泉。 3.生事惟樵斧:生活的事全靠打柴砍柴。樵:打柴。斧:砍柴的工具。 4.年光:年华,岁月。鬓丝:黑发。 5.梅花:这里泛指梅花。傥遍:到处、普遍。 6.鸡黍:指饭菜,泛指酒食。鸡黍
【解析】 这是一首咏龙母庙的诗。全词通过对龙母庙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民众疾苦的深切关怀。 【答案】 译文: 松坞石林林,秋风万壑阴。 泉清尘客耳,花照定僧心。 龙去野祠破,鸟啼山竹深。 苍生饥渴甚,朝夕望为霖。 注释: (1)松坞石林林:指龙母庙所在的松坞,石林林,形容其地势高峻险要。 (2)秋风万壑阴:指山风扫过万丈深渊,使山林显得阴暗。万壑:山谷。 (3)泉清尘客耳:指泉水清澈
诗句释义: 1. 避人成独往,一室谢喧嚣。 - “避人”指的是避免与他人接触或远离人群,这里指独自一个人。 - “成独往”意味着因为需要避开人声而独自一人前往某地。 - “一室谢喧嚣”表示在独处的环境中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和嘈杂。 2. 泉近书声碎,山深酒价高。 - “泉近”指的是靠近泉水的地方。 - “书声碎”形容泉水的声音如同碎裂的琴音一般清脆悦耳。 - “山深”表明周围是高山环绕的自然环境。
注释: 1. 云泉庵听僧吹笛:在云泉庵里聆听和尚吹笛。 2. 吹笛破山翠,萧萧夜壑停:吹笛声冲破山间的青翠(指山林),使幽深的山谷也为之停止。 3. 一声杯上雨,万感鬓前星:仿佛听到了从酒杯中飘落的雨声,万千感慨凝结在鬓前的头发之上。 4. 断续音成梵,多罗曲是经:断断续续的笛声成了梵呗,多罗曲是佛经。 5. 虽无杨柳落,凄怨不堪听:虽然没有杨柳落下的声音,但那凄婉的笛声令人难以忍受。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