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坞石林林,秋风万壑阴。
泉清尘客耳,花照定僧心。
龙去野祠破,鸟啼山竹深。
苍生饥渴甚,朝夕望为霖。
【解析】
这是一首咏龙母庙的诗。全词通过对龙母庙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民众疾苦的深切关怀。
【答案】
译文:
松坞石林林,秋风万壑阴。
泉清尘客耳,花照定僧心。
龙去野祠破,鸟啼山竹深。
苍生饥渴甚,朝夕望为霖。
注释:
(1)松坞石林林:指龙母庙所在的松坞,石林林,形容其地势高峻险要。
(2)秋风万壑阴:指山风扫过万丈深渊,使山林显得阴暗。万壑:山谷。
(3)泉清尘客耳:指泉水清澈,洗去了游客的尘世烦忧。
(4)花照定僧心:指寺院里的花儿在阳光照耀下更显鲜艳,定是僧人心境宁静。
(5)龙去野祠破:指龙母庙的龙神离去,使得原本就荒废的祠堂更加破败。
(6)鸟啼山竹深:指鸟儿在高山竹林间鸣叫,增添了一份幽静。
(7)苍生饥渴甚:指百姓生活困苦,急需得到救济。苍生,百姓;饥渴,渴望得到满足。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龙母庙周围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关怀。首句“松坞石林林”描绘了龙母庙所在之地的险峻地势,以及周围郁郁葱葱的自然风光。接着,“泉清尘客耳”形象地勾勒出泉水的清澈,仿佛能够洗净人们心中的尘埃。这两句不仅描绘出龙母庙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
第三句“花照定僧心”,则进一步展示了寺院中花的美丽与和尚内心的宁静。这种对比更加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即人的内心世界可以通过修行达到清净,就像花儿在阳光的照耀下愈发美丽一样。
最后两句“龙去野祠破,鸟啼山竹深”和“苍生饥渴甚,朝夕望为霖”,则是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他通过这些诗句表达了自己对社会底层人民的深切同情,希望他们能够得到应有的关爱和救济。同时,他也借此强调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即作为一名文人士大夫,应该关心民生疾苦,为国家的未来尽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