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手法及情感,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一般考核内容为思想内容、艺术手法(如修辞、表现手法、描写方法等)与情感。赏析时可以从意象、意境、手法、情感、主题几个方面展开。此题干要求从“意象”的角度赏析
注释:我怀念在楚江头的老舍,怎样才能让天河落在地上。只有月光能让我想起老朋友,夜晚来时我独自倚门思念。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老舍的深切怀念之情,表达了他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遗憾。首句“白云亲舍楚江头”,以白云为引子,形象地描绘了老舍的居所。接着,诗人感叹道:“安得天河着地流。”这句诗表达了他渴望与老舍重逢的愿望。然而,现实的残酷却让他无法如愿以偿,只能空留思念之情。 诗人转向了对月夜的描写
诗歌原文: 少事高皇仅十年,每因圣节赐归船。 丁宁天语看严父,八十閒居似列仙。 译文与注解: 1. 少事高皇仅十年,每因圣节赐归船。:年轻时侍奉太祖皇帝的时间仅有十年,每当在特定的纪念日(如圣节)时,皇帝会赐予他回乡的便利。这里的“圣节”指的是朱元璋的生日或其他重要的日子,解缙因此获得返家的恩典。 2. 丁宁天语看严父,八十閒居似列仙。:皇帝在重要的言辞中表达对解缙如同严父般的关爱
【注释】 交年:旧历正月。 严亲:慈母。 何人灯下说河州:谁在灯烛下为我吟诵《河州诗》。河州,指杜甫的故乡。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是作者晚年写的一首悼念母亲之作。诗人用“去年”和“此夜”,将一年前与今夜作对比,表达了对逝去母亲的无限悲痛。首联点明时间,写去年春节时的情景;第二句写今年春节,慈母为诗人担忧,表现出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之情。第三句写自己万里漂泊,不能回家
【注释】 ①永乐己丑:永乐,明成祖朱棣年号(1403~1424);己丑,即洪武二十年。恭遇:恭敬地遇上。太祖圣节:指皇帝的诞辰。感旧:感慨往事。②宸游:天子出游。③三年:此处指三年时间。宦辙:指仕途。④天回地转:天空转动,大地旋转。星河近:星星和银河都靠近地面。夜梦升朝:夜晚梦见自己被召去朝见皇帝。奉御筵:在御筵上侍奉皇帝。 【赏析】
【注释】新淦:古地名,今属江西。胡能定:即胡安国,作者的朋友。紫淦边:指紫江之滨。 【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许逊隐居山林、弹琴、嗜酒、游诸洞的情趣。后两句写胡安国寄诗给许逊,表达与友人相期共勉之意。 许逊是晋代著名道士,传说他曾在豫章西山(即今江西省南昌市西)学道,炼丹术不就,乃弃去,入庐山修道。据《真诰》记载,他后来成仙飞升至紫云台(在今江西上饶县西南)。这首诗就是描写他的这种生活态度的。
【赏析】 徐逊与作者为同乡,此诗是诗人对朋友的赠别之作。首联写友人即将远行,十年后将到京城,而自己却要离开这里。“荣辱升沉两不闻”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远行的惋惜之情,也暗含了自己对于功名利禄的态度:既然荣华富贵都与我无缘,那就随它去吧!“两不闻”三字下得沉重有力。 颔联以设问的形式抒发了诗人对于前途的担忧,同时也透露出了他对于未来生活的迷茫和不安。“此去双江才咫尺”
【注释】京华:京城。薰风:暖风,这里指和煦的春风。愠(yùn):怨恨、恼怒。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与董伦在京城分手时,有感于此而作。“莫将琴剑老京华”,意思是说不要在京城久滞,要及早归隐山林,归隐后才能“到处溪山即是家”。这两句是全诗的起兴之笔,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殷切期望。“惟有薰风能解愠,不辞相伴到天涯”二句,是全诗的核心。这里的“解愠”二字,是引用《诗经·郑风·风雨》中的诗句
【注释】 ①沈诚庄:人名。 ②皋兰:山名,在今甘肃兰州。 ③东徐叔拱:人名,字叔拱,号东徐。 ④蓝桥:地名,即蓝桥驿,在今陕西蓝田县东南。 ⑤迢迢:形容道路遥远。 【赏析】 此词为送别词。上片写友人归程经过枫桥时雪还未消尽,作者与友人在此分别,依依惜别之情,溢于言表。下片写与友人分别后相逢又相别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 “画船载酒过枫桥”,开篇便写送别的情景。“画船”指装饰精美的船只
注释: 1. 君家伯仲情如海:指你与家中的兄弟情谊深厚,如同大海般广阔。 2. 一望南云思一回:看着南方的天空云彩,就会想起家中的人,思绪万千。 3. 好护庭前双桂子:希望你好好照顾门前的两棵桂花树。 4. 初平去后几花开:指刘备(字玄德)去世后,他的两位夫人甘夫人和糜夫人相继去世,家中只剩下了阿斗(刘禅)。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家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其前途命运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