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瓒
注释:月下,月光洒下。参差,不整齐的样子。玉,比喻女子的体态。萧散,疏放、不拘束。孤鸿,孤单的大雁。寄兴,寄托兴致。只消,只需。毫楮,笔和纸。写怀,抒发情怀。丝桐,指琴瑟之类的乐器。 赏析:此诗是一首题画诗,借画抒情,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志趣。 前两句以“月下”与“灯前”为背景,描绘了两位文人雅士在月夜之下饮酒赏景的场景,其中“双玉”喻指女子的体态,“萧散”则形容他们疏放不羁的风度。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审清题干,明确要求,如本题“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田舍二首 其一”“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这是考查学生理解诗意、掌握炼字能力。作答此题的关键是从诗中找出可以解释全诗意义的词或句子,加以解说。同时还要结合全诗的内容来分析。 本诗第一句“映水五株杨柳,当窗一树樱桃”,写院中景致
田舍二首 其二 山鸟下窥窗牖,春风时过柴门。 避世何须郑谷,作书巳绝巨源。 注释解析: - 山鸟下窥窗牖:鸟儿从窗户下望进来,仿佛窥探着室内的情景。 - 春风时过柴门:春风轻轻地吹过柴门,带来春天的气息。 - 避世何须郑谷,作书巳绝巨源:避开世间纷扰,何必羡慕郑谷的隐逸生活?书信已经停止与巨源的交流,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赏析:
注释:谁在寻找云溪的好地方?洲上花,汀边竹都被遮住了。去鹤原边的岸上我倚着拐杖,浮鸥在波上发出声音。 赏析:此诗描绘的是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景色图。首联“谁觅云溪佳处,渚花汀竹迷藏。”意思是问,谁在寻找那云溪的美景?洲上的花儿,汀边的竹子都被遮住了。这两句是写景的起兴之句。颔联“去鹤原边倚杖,浮鸥波上鸣榔。”意思是说,在去鹤原边靠杖休息,在波上飘荡着的鸥鸟发出了声响
【注释】 黄陵庙:在今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为汉高祖刘邦之母太阴氏的陵墓。雨过:雨水洗净了山间道路,显得更加幽静。邯郸谷口:在今山西省临汾市西南。风生:风从山谷吹来。爱杀:甚是喜爱。清致:高超的艺术修养。纵横:形容秋声如乐声般地纵横交错。淡写:轻描淡写。 【赏析】 此诗首句写景,点出题意,颔联两句抒情,抒发自己对友人山水画的高超艺术的赞赏之情。颈联两句描写友人的画作,用“纵横”二字写出秋风之声
【注释】黄陵庙:相传是舜帝南巡死于苍梧之野,葬在这里,后人立庙纪念。玉女井:传说为舜妻娥皇、女英的眼泪滴成的泉,在舜宫附近。野雉:一种野鸡。雊(gòu):公鸡打鸣。鹧鸪:鸟名,形似山鸡,善鸣,声音凄切。 【赏析】此诗描写诗人在黄陵庙下观赏雨过云生的美丽景色,有感而作。首句写景,二句抒情,第三四句写听觉。全诗语言清新明快,意境幽美,情思缠绵,富有韵味
春草堂诗 春草堂中隐几坐,中有袁髯闲似我。 欲浮青海狎群鸥,儗向䲭夷借轻舸。 二月水暖河豚肥,子苦㽜我我怀归。 半铛雪浪熏香茗,扫榻萧条共掩扉。 麝煤茧纸齐梁笔,宝绘珍题品神逸。 洗涤古玉龙眠池,临拓奇踪净名室。 红蠡掩碧春将酣,槟榔蒌叶嚼香甘。 夜阑更鼓湘妃瑟,笙磬同音咏雅南。 别君此去何草草,山为回旋海为倒。 令威白鹤会重来,世人胡为易衰老。 注释: 春草堂:春天的草地,这里指诗人隐居的地方
【注释】 良常:即良常先生,名常,北宋文学家、诗人。 结屋正临流水:把房屋建筑在流水的旁边。 开门巧对长松:门上挂着长松。 神芝三秀:神芝,指灵芝,三秀,指三株灵芝。 华盖:古代传说中的仙山名。 西峰:山名。 【赏析】 此诗是诗人为良常所建草堂作的题咏诗。 前两句写良常先生的草堂位置。“结屋”,指建房造屋;“正临”,正好对着;“流水”,指门前的溪流。这两句的意思是:良常先生的草堂建在溪流旁边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词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型题目需要考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结合题干要求和诗歌主旨进行具体分析。“舟泊溪流曲曲”“鸟啼烟树重重”写船停溪边,周围是曲折的溪流,两岸的树林郁郁葱葱。“独思白鹤遗址”句写自己独自思考白鹤的传说,“好居五老云峰”句写自己希望居住在五老山中。 【答案】 (1)船停溪边,周围是曲折的溪流,两岸的树林郁郁葱葱。 (2)我独自在思考白鹤的传说
【译文】 忆当年飞絮燕泥香,往往落在云彩编。 记得宗雷在座,阿连携手,灵运齐肩。 亭台俯仰间,犹是残泪湿红鹃。 芳草池边,路一样绵长无边。 生怕老怀作恶,似常凋短发,乍冷秋天。 赖高谈如绮,拨闷晓山前。 尽破除、名香法酒付馀情、晚柳与衰烟。 又争奈、虞渊日薄,笛响凄然。 【赏析】 《八声甘州·寄参寥子》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回忆与参寥子共游西湖时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