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梦祥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水影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清晰,那时的我仿佛失去了纯真。一从残角吹出新曲,几向寒溪寻找故人。 缟袂归来还有月色皎洁,佩环飞去更无尘埃。不要以为醉魄空荡无人问,相信把和羹之职属大臣。 赏析: 诗题中的“王元章”应是王庭筠,他是宋代著名的书法家、画家。他的书法风格清劲挺拔,画法独特,被称为“元章体”。他的画作多以梅竹为主,表现出高洁坚韧的气质。而这首诗就是王庭筠为他的梅花画所写。
【解析】 此诗为纪游之作。诗人泛舟湖上,遥见海虞山,遂作此诗。全诗四句,每句五字,结构工整。前两句是“总揽”,即由远及近,由大而小地写景,后两句则是“细写”,即从近到远,由小而大地写景。“移舟”、“忽见”点出诗人的行踪,“界溪”、“空青外”写出了山高入云、湖深莫测的特点;“松声”、“帆影”写出了山高林密、水阔船小的景象;“何处西风起,渔歌下别湾”以景结情,以景衬情,既写出了景色
这首诗的标题是《题二色芙蓉便面》,作者是宋朝时期的诗人。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第一句:曾障西风十二阑,亭亭醉醒碧波寒。 注释:曾经遮挡住西风吹来的寒冷,使得栏杆变得高耸而孤独。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西风在吹拂着栏杆,使得它显得更加高大和孤独。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冷清的感觉,让人感受到西风带来的寒意。 第二句:月边青鸟无消息,流落人间作画看。 注释:月光下的小青鸟没有消息
注释: 山矾,一种生长在路边的植物。 樵牧惯相轻,樵夫和牧羊的人经常路过它而忽视它。 尘俗如桃李,世俗如同桃花、李花般美丽。 未必梅花肯作兄,梅花不会因为世俗的诱惑而改变。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述山矾的生长环境、受到樵夫和牧羊人轻视以及梅花坚守本心的情况,寓意着人们在面对世俗诱惑时,应保持自己的本色,不被外界所动摇
铁珊瑚树飞鬼蝶,王子敝舄不许蹑。 乞与海神神不收,涌树雪晴光晔晔。 何人泼墨澹复浓,使我一见成心猎。 便令退从未画前,无孔笛中宫徵叶
丁督护,郎上马,将星煌煌,干戈戚扬。貔貅百万羽林郎,旌旗所指孰敢当。 丁督护,郎下马,穹庐满野,笑言哑哑。良家女儿擎玉斝,夜来叶落消长夜。 丁督护,郎进兵,旗电鼓霆,泽剑流星。指麾卫军歌楚声,主将倾危血刃腥。 丁督护,魂来归,少妻娇儿,涕泗涟洏。去时鞍马何人骑,肘后玉印今归谁? 呜呼猗戏,国之梁栋,哲人萎萎
行行别楚州,秋芜半苍莽。 关河扬旌旗,令人心怏怏。 礼乐百年间,于焉日悽怆。 历此艰危中,别郡政劳攘。 何由得清夷,复见桑麻长。 故人居桃源,买舟得独往。 坐我广厦间,薄言慰遐想。 维此秋方中,桂月延清赏。 连甍接层台,夜色亦萧爽。 主人情更真,顿觉脱尘鞅。 吴歈侑金尊,讴歌共抵掌。 欢会亦可期,乐事非勉强。 醉后下高楼,凉月犹在仰
荒草堆,燕人号为笞女台。金源萧后饬宫女,表正壶范出圣裁。 此事庸或有,史笔独不该。繁华若流水,去者不复回。 后人见遗迹,孰不兴远怀。闲花野草今犹昔,当时美人安在哉
傍路依山到处生,只因樵牧惯相轻。 若教尘俗如桃李,未必梅花肯作兄。
蓟丘道人写潇洒,烟寒兔齿石苍苍。 素娥剪翠云叶乱,三十六陂春水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