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文表
这首诗描绘了南雄的庾岭寒梅。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生动地描绘了梅花在夕阳和清晨的景象。全诗以“月转黄昏移石笋,露垂清晓滴金茎。”一联为绝句,以景结情,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注释: - 浮屠千尺起层层,半入虚无看不明:形容山高,像佛塔一样层层叠叠,一半消失在虚无中,看不清它的真面目。 - 月转黄昏移石笋,露垂清晓滴金茎:描述月亮转到黄昏时,像是移动到了山中的石笋上;晨曦初现时,露水从金茎上滴落。
南雄的八景之一,庾岭寒梅。 江湖水涨落无常,满眼都是漂浮的花朵,如同银色一般。 瘴海上飘摇着令人惊慌的贝母花,炎州的山水仿佛是滕神降临。 春风中芳草斜阳下的渡口,秋天月色下芦花浅水边的沙滩。 有几处地方乘坐着船桨停泊,我不知道谁能够渡过江水。 注释: 【江湖消长】泛指江河湖海的水势或水的深浅。也比喻事物的兴衰、盛衰。 【浮花烂若银】浮在水面的花儿如银子般洁白。 【瘴海】南方湿热的大海。
南雄八景诗庾岭寒梅 水碧沙明分外奇,渔舟泊处日忘机。 桃花雨暖红鳞健,芦叶霜晴紫蟹肥。 乱石嵯峨栖断岸,沧波清浅映斜晖。 一川胜景犹存迹,璎珞千年傍水涯。 注释: 1. 水碧沙明分外奇:形容景色非常美丽,与众不同。 2. 渔舟泊处日忘机:意思是说,渔舟停泊的地方,人们忘却了世间的纷扰和杂念,享受着宁静与和谐。 3. 桃花瓣雨暖红鳞健:桃花的花瓣如同雨点般洒落下来,使得红色的鱼儿在水中游动更加健壮
南雄八景诗庚岭寒梅 岁暮江南意若何,琼瑶枝上觉春多。 罗浮有梦啼青鸟,玉宇无尘倚素娥。 自古松筠同节操,由来鼎鼐待调和。 可人怀抱清如许,楚调应裁白雪歌。 注释: 1. 南雄八景之一,庾岭寒梅:指庾岭上的寒梅盛开的景色。庾岭,又称庾安山,位于广东省南雄县境内,是岭南地区的名山之一。 2. 岁暮江南意若何:指岁末时节,江南地区的意境如何?岁暮,即一年的末尾,指年末。江南,泛指南方地区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第一句:“江云散尽雨痕收,夜色婵娟映碧流。” - “江云散尽雨痕收”描绘了雨后江面的景象,云彩消散,雨滴痕迹也消失了。 - “夜色婵娟映碧流”则形容夜晚月光下,清澈的江水显得格外明亮和美丽。 - 第二句:“玉斧修成三万户,金波摇动一轮秋。” - “玉斧修成三万户”可能是指某个建筑或村庄被精心打造得像三户人家那样,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
【解析】 此诗是一首咏景七律,全诗描绘了南雄八景之一的“庾岭寒梅”的景色。首联写景,“层峦叠嶂紫霞堆”写出山峰高峻,紫色山霞层层堆叠;“中有飞泉百道来”,则说明山上有瀑布飞流而下;颈联写天晴喷雪之景;尾联写秋日冷艳,菊酒清冽之景。 【答案】 (1)“层峦叠嶂紫霞堆”:形容山势高峻险峻、山色浓重艳丽。紫霞堆:即紫色的霞光。 (2)“中有飞泉百道来”:指山上有无数条飞瀑奔泻下来
南雄八景诗·庾岭寒梅庚岭寒梅傲霜开,枝头挂月影斑驳。 焦尾雷声震乾坤,修鳞雪霜显坚毅。 赏析:此诗描绘了南雄庾岭寒梅的壮观景象,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生机。诗人以“庚岭寒梅傲霜开”开篇,勾勒出梅花在严冬中绽放的独特魅力,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接着,“焦尾雷声震乾坤”,以雷电之声烘托出梅花的威猛之势,展现了大自然的磅礴力量。同时,“修鳞雪霜显坚毅”则通过梅花经受雪霜洗礼的形象
何年仙斧凿山开,满室烟霞护石台。 圭窦有天通日月,瑶阶无地着氛埃。 注释:这两句诗描述的是南雄八景之一的庾岭寒梅,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叹和敬仰之情。 金华谩叱群羊去,辽海终期独鹤回。 注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独立精神的追求和向往。 几度登临访遗迹,恍然身在小蓬莱。 注释:诗人多次登上高处,寻找古代诗人的足迹,感叹时光流逝,感慨世事变迁,最后发现自己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赏析
岁暮江南意若何,琼瑶枝上觉春多。 罗浮有梦啼青鸟,玉宇无尘倚素娥。 自古松筠同节操,由来鼎鼐待调和。 可人怀抱清如许,楚调应裁白雪歌
程文表是元朝的诗人。以下是对程文表的相关介绍: 1. 生平背景:程文表生于元惠宗至正二十四年,即公元1364年,祖籍保昌。他的生平事迹在《南雄府志》中有记载,该地方志由嘉靖二十一年刊印,显示了程文表与南雄地区的深厚渊源。 2. 文学成就:据《南雄八景诗》中的记录,程文表创作了一系列以自然景观为主题的诗歌。其中,《南雄八景诗·璎珞渔洲》为人所熟知,展现了作者对于家乡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描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