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执信
诗句原文: 春绽池边向暖枝,微香初送暮窗知。 不缘积雪相欺得,坐到楼西月暗时。 注释: - 春绽池边向暖枝:春天的时候,梅花盛开在池塘的周围,向着温暖的阳光伸展着枝条。 - 微香初送暮窗知:梅花散发出淡淡的香气,直到傍晚才传到我的窗户前。 - 不缘积雪相欺得:不是因为积雪的遮挡,我才有幸看到这梅花的美丽。 - 坐到楼西月暗时:直到坐在楼的西边,天色已经变得很暗了,我还一直在欣赏梅花。 赏析:
【注释】 葑溪:在苏州。 短桡:小桨。 板桥:指石拱桥,苏州城西有“白莲板桥”。 【赏析】 这首七绝以重重叠叠的雪花和轻飘飘的小桨作比兴,写苏州葑溪上行人雪中行吟的情状。首句用“雪拥”形象地描绘了雪花密集、纷纷扬扬的景象;“驻短桡”则写出了雪中划船人悠闲自得的情态。颔联写城中景色。诗人把“城烟”、“巷日”与“未萧条”,联系起来加以描写,既点明时间是傍晚时景,又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诗句释义与赏析: 第一句:“残雨将寒泥客程” - 关键词:残雨、寒泥、客程 - 注释:描述了在寒冷的泥土路上行走的场景,以及雨势未尽的状态。 -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旅途艰辛的景象,通过“残雨”和“寒泥”传达了旅途的艰难。同时,“客程”也暗示了旅行者的孤独感和不易。 第二句:“好风送夜似多情” - 关键词:好风、夜、多情 - 注释:表达了夜晚被风吹拂,仿佛有着某种情感的表达。 - 赏析
【注释】 池上春光去不留:池上,指庭院中的池塘。留,停留;不去,不留下。 凉风作剧入深秋:凉风,秋风。作剧,突然而猛烈。 今年准拟称高士:今年,指今年夏天。准拟,打算。 披:穿。五月裘:用五色丝线织成的夏季的短衣,这里泛指夏天的衣服。 【赏析】 夏日虽热而池水却清凉,这是诗人在酷暑中感受到的另一种感受,是诗的一重意境,也是全诗的基调。 “池上春光去不留,凉风作剧入深秋。”此句是说
注释:我喜欢你,你的温润足以让人诗情涌动,试着欣赏你的新作,你会发现它更加明净。 西笑悠然识风格,峨眉回映蜀江清。 赏析:这是一首赠答之作。王竹村在成都的一家书馆里教书,作者去书馆看他的新诗集后写了这首诗。第一句说作者喜爱王竹村温润的风格,第二句说自己试读王竹村的新诗,感觉更加明亮。第三句写王竹村新诗中“西笑”和“峨嵋”,作者觉得这有风格,也暗指王竹村的诗如“蜀江之水清”
园中桃花颇盛,仙源无处访桑麻。 注释:在花园中,桃花开得正好,茂盛。但是仙源这个地方,却无法找到桑麻,因为那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凡人是找不到的。 闲看渔郎引路花。 注释:我闲暇无事,看到渔夫在引导着道路旁的花朵。这里的“渔郎”可以理解为指代诗人自己,因为他在诗中自称为渔人。他看到路边的花朵,觉得这些花朵像是在为他指引道路。 忽忆春山新雨后,斜阳屋角散红霞。 注释:忽然间,我想起了春天的山
注释: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游人赏梅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 闻尚有游邓尉者寄讯绝句:这首诗的名字是《闻尚有游邓尉者寄讯绝句》,作者是苏轼。这首诗是苏轼为邓尉山的梅花而作的一首绝句。 坡公偏趁未花来,白傅夸称爱半开:东坡先生偏爱未盛开的梅花,白居易则喜欢半开的梅花。 何似寒风送孤棹,湖山寻遍为残梅:为何不如寒风吹过湖山,寻找被风吹落的梅花呢? 译文:
【注释】 冯先生:指唐代诗人冯梦龙。冯梦龙,字犹龙,又字子云,号龙子犹,江苏苏州人。明代文学家、戏曲理论家。有《情史》、《广陵杂记》、《东周列国志》等著作传世。 青山一掩子云居:青山遮住了冯先生隐居的地方。 风𥰡松门雨涨闾:风雨把山门吹得紧紧的,水涨满街巷。 破屋时闻吟啸苦,诸孙寒饿抱遗书:破旧的房屋时常传来读书声,孙子们饥寒交迫抱着祖父留下的书卷。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冯梦龙寓所所作
南禅台殿未全崩,剩遣游人感废兴。 白傅藏诗无觅处,山门赢得卖茶僧。 注释: 南禅台殿:指沧浪亭附近的寺庙,尚未完全倒塌。剩遣游人:让游客们感到这座寺庙的废弃与兴盛。感废兴:对废弃与兴盛的感受。白傅:指唐代诗人白居易。无觅处:无法找到他藏匿诗歌的地方。山门:寺庙的大门。赢得:使……得以。 赏析: 这首诗以“南禅台殿未全崩,剩遣游人感废兴。”开篇,描绘了沧浪亭附近寺庙的现状。虽然尚未全部倒塌
蠡口 扁舟吴越恣回环,剩吊遗墟杳霭间。 一种鸱夷随水去,涛江号怒五湖间。 注释:在吴地和越地之间乘船任意回环,只留下遗留下的废墟在雾霭中显得渺茫而模糊。有一种鸱夷随着水流而去,在波涛汹涌的长江上发出愤怒的号角声。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江南水乡的画面。诗人乘坐扁舟,在吴地与越地之间自由回环,只有遗留下来的遗址在雾霭中若隐若现。这种遗墟的景象,让人感到历史的沉淀和岁月的变迁。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