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执信
【注释】 宿醉:酒醉。 狂颠:形容饮酒过量。 病慵:身体不适,行动迟缓。 明河:指银河。 舂容:春蚕吐出的丝。比喻文章。 天中记到侬(róng):天上的织女星,因织成云锦献给皇帝,被贬下凡间,与牛郎相恋。这里用来形容女子的才情。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的妻子在七夕节这天写的两首诗,第一首为《七夕示内》,第二首为《七夕示内二绝句》。 此诗前两句“宿醉狂颠近病慵,明河篇咏愧舂容
【注释】 立秋:秋季的第一天,农历七月初一。乌鹊:即喜鹊,相传七夕之夜,喜鹊搭桥,牛郎织女相会。媚丹青:形容女子艳丽。 【赏析】 这是一首写七夕节的诗。“香浓灯暗立秋庭,近月微茫欲辨星。”首句是说,香炉里的香烟袅袅升起,庭院里的灯火暗淡不明,但天上的月亮却清晰可见。第二句是说,抬头仰望天空,近处月亮的光辉模糊不清,几乎分辨不出星星来。“窥尽风情是乌鹊,人间空自媚丹青。”这两句的意思是
横槊襟情忆阿瞒,不教词客唤粗官。 庭柯引得东方凤,却与群鸥一例看。 注释: 横槊胸怀壮志回想曹操,不让人称呼他为粗鲁的官员。 庭院里的树枝引来东方的凤凰,却与其他的鸥鸟一样被观赏。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与人文景观交织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豪杰的怀念和对于自然美的赞美。首句“横槊襟情忆阿瞒”以豪迈之情回忆起历史上著名的英雄人物曹操。曹操是东汉末年到三国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注释: 枕上闻雨口号:躺在床上听着雨声,感叹农事的繁忙和生活的艰辛。 农意欣厌客兴狂:农民们对农事的兴趣越来越浓厚,而客人却因为农忙而兴致大减。 雨声半夜满藜床:半夜时分,雨声不断,让人感到疲惫不堪。 浸淫麦脚赴春日:雨水滋润着麦田,使麦子茁壮生长,迎接春天的到来。 洗涤林梢承晓霜:清晨,霜气弥漫在林梢,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农事繁忙、生活艰辛的诗作
这首诗的译文是: 雾气之外,春风送爽,我来到扬州,时间已经过了早上。湖面结冰,像镜子一样平静,一叶孤帆疾驰而过。 十年后重又来到扬州,看见残雪覆盖的东门系着马。 注释解释: 抵扬州:抵达扬州。 雾外风生日上迟:在迷雾之外的风中迎来了春天(的早晨)。 湖冰如镜一帆驰:湖面上像镜子一样的冰面,一只帆船急速驶过。 十年重入扬州梦:时隔十年,再度回到扬州(的梦境)。 残雪东门系䌫时:残雪覆盖的东门
【注释】 㟃峿:地名。道中:途中。示儿:教子。二绝句之一:诗题下有注“其二”。其二,即此诗第二首。其二:指这首诗的第二联。 【译文】 在长途旅途中,我未曾领略过沿途的风光,只是指点着平堤小驻车,暂时休息一下。 云断天低波动处,樯竿簇簇是江南。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作者以行舟自喻,抒发了旅途的艰辛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首联“长途风物未能谙”,说明此行的艰难险阻
【注释】 㟃峿(ěi xié)道中:山道之中。二绝句: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其一,指第一首。登顿:指山行。放闲:指休息。前路:前面的道路。更:再,还。 【赏析】 此为七言绝句。诗以“登顿”二字为题。“登顿”,即登山涉水,是古代人出行的必经之道。诗人在途中偶遇两景,一曰斜阳峰壑有无间。“有无间”,指山峰重叠,阳光透过云缝,时隐时现。二是登顿从今合放闲。“放闲”就是休息的意思,“放”在这里是动词
这首诗的译文是:水落风高沙满天,板桥摇动剧于船。风波恶处亭亭立,白露飞来乍可怜。 注释解释如下: - 水落风高沙满天:描述天气状况,水落意味着水位降低,风高则表示风力较大,沙粒漫天飞舞。 - 板桥摇动剧于船:形容板桥在风中摇动的程度非常剧烈,甚至超过了船只。 - 风波恶处亭亭立:在恶劣的风浪中,树木依然挺拔站立,形象地描绘了顽强的生存意志。 - 白露飞来乍可怜:白露时节,清晨时分,露珠飘落
【注释】 嶅:山名,在今陕西省商县西南。 阳店:地名,在今陕西省商县西南。 溪浅林荒路转生:溪水浅,树木荒芜,山路崎岖。 午鸡唤客入村行:中午报晓的公鸡叫唤起了行人,催促着他们进入村庄。 太山东下山无数:太山位于东方,因此称太山为东山。 只有嶅峰解送迎:只有这座山峰能够迎接客人。 【赏析】 这是一首咏山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开头两句“溪浅林荒”,写出了山高路远、环境荒凉
诗句翻译为:“香气归于淡泊之境,色彩归于虚空之中。吴越之地,酒甜浓烈,受到北地士子的赞誉。借问当筵的赏心乐事之伴是什么?难道能比得上北方人来到南中吗?” 此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江南地区的美景与风情。首句“香归澹漠色归空”便已勾勒出一幅江南水乡的静谧画面,而“拜下风”则暗示了当地文化的深厚和影响深远。接下来,“吴越甜浓”进一步点明了江南地区的特色,即甜美且浓厚的文化底蕴。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