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镃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黄金挥尽见空囊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春天的美景中,金钱和财富被挥霍一空,留下的只是空空如也的口袋。这里的“黄金”象征着物质的丰富,而“空囊”则暗示了这种物质的失去或消费后的空虚。 - 关键词: 黄金、空囊 - 注释: 这里描绘了一种对物质的过度追求,以及随之而来的精神空虚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2. 肯把愁眉恼曲肠 -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诗,是作者与弟弟书信往来中的一首。全诗四句一韵,首句对“山中述怀柬详”作总领,以下三句话为全篇的主要内容。 第一、二句“春风入青山伴白云,市朝新事不曾闻”,写春意盎然的山中,诗人与弟弟畅叙友情,而自己因远离尘嚣,远离喧嚣,故不闻市朝新事。这两句看似写景,实寓情于景,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的清高境界。 第三、四句“心无利欲愁都散,路有仙凡悟便分”,从字面上看
【译文】 一生自笑拙于经营,虽有泉田税犊耕。 实地立身终是稳,权门炙手不为荣。 孤山名以吟梅重,彭泽官因爱菊轻。 尘世几人贪富贵,可怜头白竟无成。 【注释】 1. 平生: 一生。 2. 拙: 不聪明, 不灵巧。经营: 管理,治理。 3. 薄有: 稍微有一些。泉田: 指井邑,即小的封疆之地。税犊耕:赋税,指交纳的租赋。 4. 实地: 指实际生活的地方。终是:终究是。 5. 权门: 权贵之家。炙手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处世功名莫躁为,识时机变在防危。 - 译文:在这个世界上,追求名利不要急躁,要了解时机的变化,时刻准备着防范可能出现的危险。 - 注释:功名指事业成就、地位权势;莫躁意为不急躁。识时机变指的是对环境变化有敏锐的感知能力。防危是预防危险的意思。 - 赏析:此句表达了一种谨慎行事的态度,提醒人们在名利面前不可急躁,而应该对环境变化保持敏感,以预防可能的风险和挑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瑞云深处碧玲珑,得道高人在此中。 - 译文:在云层深处,碧绿清澈,仿佛一座玲珑剔透的宫殿,这里住着一位得道高人。 - 注释:瑞云指的是天空中的祥云,碧玲珑形容宫殿的美丽与神秘。得道高人表示修行高深、品德高尚的人。 - 赏析:此句通过“瑞云深处”和“碧玲珑”两个形象生动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分析的关键词,然后结合作者和注释进行分析。注意一定要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 “寓龙虎山示张炼师”一句的意思是:把这首赠给张炼师的信寄放在龙虎山上。龙虎山位于江西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为道教名山之一,这里多产丹砂、汞矿等,故有“龙虎”之名。 首句“莲盂送别万峰云”,是说张炼师在离别前,我送他一个莲盂
《古杭感事 其二》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深沉思考的诗作,通过对古都杭州的历史变迁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国家兴衰与个人命运关系的深刻思考。 “入北銮舆竟不回”一句描绘了皇帝驾崩后,銮舆未曾返回故土的凄凉场景。这种描写不仅反映了帝王的无常,更透露出作者对于国家命运的无奈。銮舆作为帝王的象征,其不回象征着皇权的丧失和国家的衰败。这种描述让人联想到历史的沉浮,感叹世事的无常。
【注释】 镜里初疑看不真,衰颜只恐是他人。 病中照镜子,觉得容颜憔悴,怀疑镜中的影像不真实。 医言断酒方除病,母戒观书亦损神。 医生说要戒酒才能治好病,母亲告诫说看书也会损伤精神。 卧久不知黄叶落,起来还见白髭新。 躺久了不知道黄叶落在地上,醒来却见到自己的白胡须又长了新发。 横梳头发斜阳下,半脱清风半委尘。 在斜阳下用梳子梳理着头发,一半脱落的是清新的清风,一半脱落的是尘埃。 【赏析】
心如冰静已无波,劫世虚言莫问他。 老眼易昏书字大,醉言难谨忤人多。 山厨烟火烧红叶,水国衣裳制绿蓑。 浊富清贫分两路,高眠不管吏徵科。 注释: 心如冰:心境如冰一样清澈。 劫世虚言:世上虚假的言词。 老眼:眼睛因年岁而变得模糊不清。 醉言:酒后之言。 山厨:山林中的厨房。 水国:水中的国家,这里指江河湖泊。 浊富:贫穷却能忍受。 清贫:贫穷却能保持清廉。 分两路:分为两条道路。 高眠:高枕无忧
【注释】 羽书飞报:指战报传至,急用飞马传送的军令文书。 南州:指南方州郡。 转官:调任官职。 豪杰:指有才能的人。 危中易事:在危险的情况下容易成就大事。 云生杀气:天空中出现乌云,预示着战争将至。雕旗暗:战旗被风吹得遮住了阳光,形容军队行动迅速。 虎帐:古代将军的帐篷,也指军中指挥部。 山河□□□:山河破碎,国难当头。旧衣冠:昔日的衣冠,指故国的遗民。 【赏析】 此诗作于安史之乱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