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碣
寄友人 谢家山水属君家,曾共持钩掷岁华。 竹里竹鸡眠藓石,溪头鸂鶒踏金沙。 登楼夜坐三层月,接果春看五色花。 昨日西风动归思,满船凉叶在天涯。 注释 - 谢家山水: 指诗人自己家中的山水环境。 - 属君家: 属于你的地方,即你的家园。 - 曾共持钩: 曾经一起钓鱼。 - 掷岁华: 度过一年的光阴。 - 竹里竹鸡: 竹林中的小鸡。 - 眠藓石: 睡在苔藓覆盖的石头上。 - 溪头鸂鶒:
【注释】 低:低沉。烟花:指烟花柳巷,旧时城市妓院的别称。漠漠:空荡荡的样子。正堪吟坐掩柴扃:恰好可以坐下来吟诗。柴扃:柴门。柴关。柴扉。细网:指蛛网。乱沾:杂乱地附着。穷巷:偏僻的小胡同。斜送:倾斜地送来。阴云:乌云。锁却:束缚住。暮愁:傍晚时分的忧愁。春醉转难醒:春天喝醉了酒又醒过来,形容心情烦闷。霁(ji):晴朗。风流事:美好的事物。重染:再染。南山:指终南山,这里代指南山。 【赏析】
观锡宴 倾朝朱紫正骈阗,红杏青莎映广筵。不道楼台无锦绣,只愁尘土扑神仙。 译文: 在这一天,满朝文武官员都穿着华丽的官服,他们齐聚一堂,欢聚一堂。 红杏和青莎映衬着宽广的宴会,景色美丽如画。然而,这些华美的建筑却掩盖了它们原本的美艳,让人无法想象。 鱼在池面上轻轻游动,蝴蝶在花间翩翩起舞,一切都显得如此和谐美好。然而,这一切美好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让人担忧的问题
赠边将 千千铁骑拥尘红,去去平吞万里空。 宛转龙蟠金剑雪,连钱豹躩绣旗风。行收部落归天阙,旋进封疆入帝聪。只有河源与辽海,如今全属指麾中。 注释:千千铁骑,形容军队威武雄壮。尘红,尘土飞扬,形容军队的气势浩大。平吞万里空,形容军队横扫千军,所向披靡。宛转龙蟠,比喻军队行动如游龙般矫健有力。金剑雪,形容剑光如雪般晶莹剔透。连钱豹躩,形容军队行动迅速如同金钱般紧密相连。绣旗风,形容旗帜迎风飘扬
注释:帝念琼枝(指梅花),欲并芳。星分婺女寄仙郎。鸾从阙下虽辞侣,雁到江都却续行。烟月一时搜古句,山川两地植甘棠。即看龙虎西归去,便佐羲轩活万方。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表达了对贤人君子的赞美之情。首句“帝念琼枝”四字,暗含着作者对贤人的敬仰之情。第二句“星分婺女寄仙郎”,以星星比喻贤人,将他们比作天上的仙女,寄居在人间,为百姓造福,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敬仰之情。第三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迹暗心多感,神疲梦不游。 - “迹暗”形容环境或道路难以辨认,常用来比喻处境艰难或前途不明。“心多感”则表达了内心的复杂情绪,可能是忧虑、恐惧、孤独等。 - “神疲”指的是精神疲惫,可能因为长时间的旅程或困境感到无力。“梦不游”表明即使有梦想的憧憬,但现实中的困难和挑战使得这种向往变得遥不可及。 2. 惊舟同厌夜,独树对悲秋。 -
注释: 日照香尘逐马蹄,风吹浪溅几回堤。 无穷罗绮填花径,大半笙歌占麦畦。 落絮却笼他树白,娇莺更学别禽啼。 只缘频燕蓬洲客,引得游人去似迷。 译文: 太阳照耀下,香气四溢的尘埃随风追逐马蹄声,风起时波浪撞击堤岸,溅起几波水花。无尽的华丽衣裳铺满花径,大部分的笙歌声占据麦田。落花纷飞落在他树上变成白色,小鸟模仿其他鸟的叫声。因为频频到访蓬洲客人,所以吸引许多游人前来观赏如痴如醉。 赏析:
城南偶题 谁家朱阁道边开,竹拂栏干满壁苔。 野水不知何处去,游人却是等闲来。 南山气耸分红树,北阙风高隔紫苔。 可惜登临好光景,五门须听鼓声回。 注释: - 谁家朱阁:是谁家的红阁,指皇宫中的楼阁。朱阁:红色的楼阁。 - 朱阁道边:红阁建在道路旁。 - 竹拂栏干:竹叶轻摇着栏杆。拂:轻轻掠过。 - 满壁苔:长满了青苔。 - 野水:城外的河水。不知何处去:不知道流向哪里。 - 游人却是等闲来
东南路尽吴江畔,正是穷愁暮雨天。 鸥鹭不嫌斜两岸,波涛欺得逆风船。 偶逢岛寺停帆看,深羡渔翁下钓眠。 今古若论英达算,鸱夷高兴固无边
建元看别上元灯,处处回廊斗火层。 珠玉乱抛高殿佛,绮罗深拜远山僧。 临风走笔思呈惠,到晓行禅合伴能。 无限喧阗留不得,月华西下露华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