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
明山东历城人,字于鳞,号沧溟。 少孤家贫,嗜诗歌,厌训诂之学,日读古书,里人目为狂生。 嘉靖二十三年进士。 授刑部广东司主事,擢陕西提学副使,累迁河南按察使。 母丧,心痛病卒。 官郎署时,与谢榛、吴维岳、梁有誉、王世贞称“五子”,又益以吴国伦、徐中行称“后七子”,而以攀龙、世贞为魁首,操海内文章之柄垂二十年。 其持论诗不读盛唐以后人集,文不读西汉以后人作。 攀龙有才力,诗以声调称
乌夜啼 其二
长樯百幅帆,常著千里风。 婀娜樯上佳,飞逐不成双。
乌夜啼 其四
乌生秦氏家,不从秦氏栖。 夜夜将九子,石城城上啼。
莫愁乐 其一
何来诸少年,石城迎莫愁。 莫愁石城西,门前江水流。
莫愁乐 其二
莫愁善西曲,曲曲变新声。 含意娇不发,春风感人情。
莫愁乐 其三
莫愁幽闺性,非但倾城色。 石城诸少年,人人自相识。
莫愁乐 其四
何处寻莫愁,石城诸少年。 可怜六萌车,不送莫愁还。
襄阳乐 其一
朝上大堤头,暮上大堤头。 大堤诸女儿,游冶不知愁。
襄阳乐 其二
女萝复可缝,兔丝复可织。 唯有菖蒲花,郎自不曾识。
襄阳乐 其三
大堤诸女儿,歌舞日相逐。 郎今定怜谁,夙昔谁家宿。
襄阳乐 其四
郎君但坐饮,听我白雪弦。 十三工西曲,自不工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