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
注释: 总为风尘去住难,黄金台上醉相看。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因为被风尘所困,无法自由自在地生活,只能在黄金台上醉酒相对。 翛然落日离歌起,忽尔燕山白雪寒。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落日的余晖中,离别的歌声响起了,忽然间,燕山的白雪变得寒冷。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诗人通过描绘风尘、黄金台、落日、离歌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离别的场景和情感。其中
【注释】 ①郡城:指郡守所在地。明卿,即李白。 ②“高斋”二句:诗人在高斋中,秋色满山,梅福当年也曾抱关而居。 ③君到豫章:您到了豫章(今江西南昌),请多给当地百姓问讯。豫章,地名。汉家迁客,指被贬谪的人。 【赏析】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李白因受谗言而被迫离开长安,出京后,曾游历吴越、齐州等地,后又入永王李璘幕下,参与讨贼军,但不久便与永王翻脸,被捕入狱
寄茂秦 谁惜虞卿老去贫,平原食客一时新。 怀中白璧如明月,何处还投按剑人。 诗句解读与注释: 1. “谁惜虞卿老去贫”:这句表达了对虞卿的同情和惋惜,他虽然年岁已高但依然保持着清贫的生活。虞卿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位著名策士,他虽贫贱,但仍坚守自己的节操和原则,不屈于权贵的压力。 2. “平原食客一时新”:这里描述的是平原(今山东平原县)的食客群,这些食客们都是一时之选
【赏析】 《郡斋同元美赋得桥字》,是明代诗人杨慎的一首律诗。此诗写在秋日山色空蒙,使者车马停歇于孤城之上时,诗人遥望襄王宫前潺潺流水,感慨东流豫让桥的往事。全诗意境深远,情意绵长。 首联描写秋高气爽,天象明净,山色空蒙,秋风吹过,落叶满地。此时使者车已停下。诗人遥想当年,汉昭帝刘弗陵曾遣使至长安拜谒汉武帝刘彻,途经云梦泽,见江水浩淼,遂改道为“云梦”。此处以使者车马停歇于孤城之上
【注释】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在郡城送别张明卿去江西。 长安二月绾垂杨,为尔踟蹰五骕骦:长安的二月,杨柳依依,因你迟迟不决,我徘徊踌躇,像马一样。 今日故人投辖地,况逢山色满邢襄:今天,你来到这个停车的地方,又遇到山中美景满布邢州(今河北邢台)。 【赏析】 《送张明府游赣》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送别诗。全诗语言简练、质朴,感情真挚而深沉。前两句写送别时的情景
【注释】 才子:指有才华的人。含香满玉墀:意指香气满溢,美如玉质的台阶,比喻才子才华出众。仙郎:指高贵、俊朗的男子。赋就:即“赋诗”,古代文人以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扬马:指西汉扬雄和东汉司马相如,他们的作品在当时被誉为“文章巨公”。风流:指文采斐然、才华横溢。自一时:自那一个时期。 【赏析】 《寄伯承》是一首七绝,首句写诗人对才子们才华出众,但当时却鲜为人知的感慨;二句写诗人自己虽也有高才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诗句解读: - “自买南山种秫田”:描述了诗人购买了南山,种植了高粱田。 - “几回留客瓮头眠”:指多次邀请客人到家中,并在瓮头安睡。 - “与君今日拚沉醉”:表示今天与你拼尽醉意。 - “莫笑陶家乏酒钱”:不要嘲笑陶渊明家中缺少酒钱。 2. 译文: - 在南山上种植了高粱田,多次邀请客人在家中安歇。今天我和你一起喝得酩酊大醉,不要笑话我们家没有酒钱。 3.
注释: 使者带着恩惠进入楚国的天空,秋风吹动豫章船。 孤帆远挂浮云颜色,向西望着长江落日边。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楚地写给友人德甫的一封信中的寄语,表达了他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 第一句“使者衔恩入楚天”,描绘了使者带着皇帝的恩惠进入楚国的场景。这里的“衔”是指携带,“恩”是指皇恩,“入楚天”则是说使者带着皇恩来到了楚国的天空。这一句通过“衔”和“入”两个动词
【注释】: 江汉——指长江、汉水,泛指湖北地区。 秋风万里生——万里:形容辽阔无边。秋风:秋风萧瑟。 浮云不见鄂王城——鄂王:指宋元嘉年间的宋文帝刘义隆,他在武昌(今鄂州)建立南郡,后被元兵所灭。 楚调无人和——楚调:指楚地的音乐。 白雪情——《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唐朝诗人岑参所作,其中“山回路转不见君”一句,用来形容友人远去,音信杳然。 【赏析】: 这是一首思友之作
答元美 萧条鹦鹉赋初成,偃蹇当年一祢生。 屈指中原余子尽,非君谁见孔融名。 译文 鹦鹉赋初成,其才气横溢如昔日祢衡一般;屈指中原之士已寥寥无几,而非您谁能见到孔融的大名?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辉煌岁月的缅怀以及对才华横溢之人的敬仰。诗中通过“鹦鹉赋初成”与“祢衡当年”的对比,突出了诗人自身才情未泯,同时感慨时光飞逝和人才凋零。结尾处“非君谁见孔融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