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商浩
湘云,又名洞庭,位于中国湖南省。这首诗描写了湘江两岸的景色,特别是洞庭湖和九疑山的美景。 【注释】 1. 湘云:洞庭湖,又称湘湖、洞庭水,是长江中游重要的淡水湖泊之一。 2. 莹空:晶莹剔透。 3. 长对水溶溶:形容湘云与水面相接的景象。 4. 日西遥望自归处:夕阳西下时,人们站在高处远望自己的家乡。 5. 尽挂九疑千万峰:九疑山位于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境内,因山上有九个山峦而得名,山峰重叠
【注释】 晓:天亮;曙鸦:天色将明,乌鸦归巢。故山:家乡的山。烟树:雾霭笼罩着的树木。西风:秋风。零落:凋零、散落、零散。红藕花:荷花的一种。藕花即莲花,古人常以之象征纯洁。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被贬黄州(今湖北黄冈)时,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开头两句写景,描绘了一幅秋日清晨的画面:天刚亮,疏桐叶上就飞满了乌鸦,故山的烟雾笼罩着远处的树,秋天的凉风在池塘上吹过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及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巫峡听猿”,要求是“逐句释义”。答题时注意结合诗句的内容理解诗意,然后进行解释。 ①“巴江猿啸苦”意思是巴江上猿声哀切悲凉,令人心烦意乱。②“响入客舟中”意思是猿声阵阵,回荡在客船上。③“孤枕破残梦”意思是客居他乡,独守空房,只有破旧的枕头和残存的梦境相伴。④“三声随晓风”意思是晨曦初照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描绘了长安(今西安)春日的景象。全诗如下: 繁华堪泣帝城春,粉堞青楼势碍云。 花对玉钩帘外发,歌飘尘土路边闻。 几多远客魂空断,何处王孙酒自醺。 各有归程千万里,东风时节恨离群。 注释: - 繁华堪泣帝城春:形容长安城的繁华景象让人流泪。 - 粉堞青楼势碍云:指城墙上的粉饰与青楼建筑高耸入云。 - 花对玉钩帘外发:形容花朵在帘外盛开,犹如玉钩挂起。 -
注释: 1. 身似星流迹似蓬:身体如同星辰般在流动,足迹犹如飘浮的蓬草。 2. 玉关孤望杳溟蒙:站在玉门关边,眺望着茫茫的天地。 3. 寒沙万里平铺月:寒风吹过的沙漠上,万里沙地像铺开了一片月光一样。 4. 晓角一声高卷风:清晨的第一声号角吹响,仿佛要卷起狂风。 5. 战士殁边魂尚哭:战士们牺牲在边疆,他们的魂魄还在悲伤哭泣。 6. 单于猎处火犹红:单于打猎的地方,火焰仍然燃烧。 7.
□满湘江云莹空,纷纷长对水溶溶。 日西遥望自归处,尽挂九疑千万峰。
身逐烟波魂自惊,木兰舟上一帆轻。 云中有寺在何处,山底宿时闻磬声。
高柳螀啼雨后秋,年光空感泪如流。 满湖菱荇东归晚,闲倚南轩尽日愁。
钟尽疏桐散曙鸦,故山烟树隔天涯。 西风一夜秋塘晓,零落几多红藕花。
文战何堪功未图,又驱羸马指天衢。 露华凝夜渚莲尽,月彩满轮山驿孤。 岐路辛勤终日有,乡关音信隔年无。 好同范蠡扁舟兴,高挂一帆归五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