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狐楚
诗句解析 1 番直同遥夜,严扃限几重。 - 描述夜晚值班的情景,强调了深夜的寂静和值班的严格性。 - 关键词:夜、值班、严扃(严格看守)、几重(多重) 2. 青编书白雀,黄纸降苍龙。 - 使用“青编”和“黄纸”来描绘诏书的外观和颜色,象征皇权和尊严。 - 关键词:青编、白雀、黄纸、降苍龙 3. 北极丝纶句,东垣翰墨踪。 - 用“北极”和“东垣”来象征皇宫的方位,暗示诏书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
皇城中花园讥刘白赏春不及 五凤楼西花一园,低枝小树尽芳繁。洛阳才子何曾爱,下马贪趋广运门。 注释:五凤楼西边的花园里种满了各种花朵,低垂的树枝上开满了芬芳的花朵。洛阳的文人雅士们,他们从未真正喜爱过这里的美景。他们纷纷下马,争先恐后地奔向广运门。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皇家花园中盛开的花朵和文人雅士对此景象的反应,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诗中的“五凤楼”象征着权力的象征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意、赏析意境和理解诗句含义的能力。 “一别三年在上京,仙垣终日选群英”,意思是:一别三年我在京城上京,每天在仙宫里选才子贤人。“仙垣”指的是皇宫,“选群英”是说皇帝要选才子贤人,诗人以神仙的宫殿来比喻皇宫,写出了皇宫的神圣和尊贵,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向往之情。 “除书每下皆先看,唯有刘郎无姓名。”意思是:诏书一到,我都要看一遍才能决定取舍,只有刘郎中的名字不在名单之中
【注释】 赴:前往。东都:洛阳。别:告别,送行。牡丹,即“牡丹花”。十年不见小庭花:“十年”指诗人与牡丹分别已过十年。小庭花:即“庭花”,庭院中的花朵,这里指牡丹。紫萼:即“紫萼花”,“牡丹”的别称。临开:盛开时。又别家:指牡丹将要离开家园。上马出门回首望:上马出门,回头看一眼。回头望,即回眸。何时更得到京华:何时再能回到京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京华:京城,这里指洛阳。赏析
【注释】三月:指春季的最后几天。晦日: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李员外:李德裕,字文饶,唐宪宗时宰相,曾任杭州刺史。座中:指李员外的宴会。频(pián)以老大不醉见讥:频频地以年纪大了不能饮酒而受责难。见讥:受到讥笑。因有此赠:因此写了这首诗赠给李员外。 【赏析】此诗写于唐穆宗长庆二年(822)春天,诗人在李德裕任浙东观察使时的一次宴会上,与主人同席,酒酣耳热之际,作此诗以自嘲。诗的前半部分写景
【注释】 中元日:中元节。道教称正月十五为中元节,这天是鬼节,人们要祭祖、烧纸钱。张尊师:即张道陵,东汉末年著名的道教创始人,后被追封为天师。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作者在酬答中,对张尊师的仙术和高风亮节表示钦佩。诗的前两句“偶来人世值中元,不献玄都永日闲”,写自己来到人间恰逢一年一度的中元节,本想献上供品,但想到张尊师是仙人,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不献”是说没有东西可献。
诗句:满城人尽闲,惟我早开关。 译文:全城的人都在休息,只有我一个人早早地打开了大门。 注释: -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节日的期待和参与,以及他在节日中与众不同的行为。 - “满城人尽闲”描绘了一个宁静祥和的场景,其他所有人都在享受闲暇时光。 - “惟我早开关”则显示了诗人与众不同的行为,他选择了在这个时刻打开自己的门。 - “惭被家童问,因何别旧山?”表现了诗人对孩子们好奇的回应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此诗写诗人在长安的所见所感。起句“云霞五采浮天阙”写天空的云霞,颜色五彩缤纷地漂浮在宫阙上空。“梅柳千般夹御沟”写皇宫外的御沟边盛开着成百上千种梅花和柳树。“不上黄花南北望,岂知春色满神州。”诗人没有上到黄鹤楼的最高处远眺,却知道整个祖国大地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王昭君 锦车天外去,毳幕雪中开。 魏阙苍龙远,萧关赤雁哀。 注释: - 锦车天外去:用“锦车”形容王昭君的出嫁之车,象征着她离开京城时的华丽与尊贵;“天外”则暗示她的旅程遥远而神秘。 - 毳幕雪中开:指王昭君到达匈奴后所住的简陋帐篷(毳幕),在飘雪的寒冷天气中搭建,突显了她的艰苦环境。 - 魏阙苍龙远:魏阙即宫殿的门楼,代指汉皇宫;苍龙则暗喻汉朝的威严和力量;“远”表明了王昭君与故乡的距离感
塞下曲二首 【注释】:此诗描写了征人在边塞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征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赏析】:此诗描绘了一位出征将士在边塞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首句“边草萧条塞雁飞”,描绘了边塞荒凉、草木凋零的景象,同时点明了季节是秋天;次句“征人南望泪沾衣”,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之情,因为他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第三句“黄尘满面长须战”,描绘了征战在外的将士们满身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