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渔民生活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注释: 巨螯团厣认雌雄。 巨螯团厣,指的是巨大的螃蟹,它们在沙滩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仿佛在识别性别。这里用“巨螯”和“团厣”来形容螃蟹的壮观景象,而“认雌雄”则形象地描绘了螃蟹寻找配偶的过程。 手缚寒蒲教短童。 手缚寒蒲,指的是渔民们用双手握住寒冷的蒲草,以此来捕鱼。这里的“寒蒲”象征着寒冷的水域,而“手缚”则体现了渔民们的辛勤劳作
潮声半夜满寒塘。 这是描写夜半时分,潮水的声音在寒冷的池塘中回荡,形成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意境。 衔尾中流到海航。 这是描写潮水沿着河流流向大海的情景,形象地描绘出一幅壮观的画面。 载得黄鱼白鲞至,阁鲜一路卖沿乡。 这是描写潮水将捕获的黄鱼和白鲞运送到各地,沿途售卖的情况。这里的“阁鲜”可能是指出售新鲜的海产品
【注释】: 1. 木龙浆薄抵轻冰——比喻竹笋像木龙(指嫩竹)的汁液那样清甜。 2. 橄榄瓜甜蔓细藤——比喻瓜果如橄榄般甘美,藤蔓纤细柔韧。 3. 燕子春来抽燕笋——比喻春天里燕子筑巢产卵,其巢穴形似笋。 4. 鱼苗秋老放鱼鹰——比喻秋天时节鱼儿长大,此时放飞鱼鹰捕食。 【赏析】: 这是一首竹枝词中的“和韵”作品。诗人通过描绘竹笋、橄榄、瓜藤等自然界中的事物
【注释】 草冷烟清一望平。:意思是说,在寒霜覆盖的田野上,烟雾迷蒙一片,视线清晰明朗;远处的山峦、树林、房屋都看得清清楚楚,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和平。 钱门塘上掩柴荆。:意思是说,钱家门前有一个池塘,池塘边上有一间茅屋,屋旁种着几棵竹子,竹叶被风吹落了,露出了茅屋。 篝镫细细鸣梭急,好和疏篱促织声。:意思是说,夜晚时分,篝火旁边传来了纺织机的嗡嗡声,那声音急促而急促。蟋蟀在稀疏的篱笆上鸣叫
【注释】: 木棉花黄蝴蝶飞:指木槿花盛开,黄色花朵像蝴蝶在飞舞。 木棉花白豆叶稀:指木棉树开花时,白色的花瓣和稀疏的豆叶相映成趣。 木棉收尽軖车闹:指木棉树结满了果实,吸引了大量的蜜蜂来采蜜。 纺得黄纱制妾衣:指用木棉纤维制成的黄色丝线,用来制作妻子的衣服。 【译文】: 木槿花开时节,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木槿花开时,白色花瓣稀疏而淡雅。 木槿树上挂满成熟的果实,吸引着忙碌的蜜蜂采蜜。
注释: 潋滟银河低玉绳——形容银河倒映在池塘中,如同玉绳一般低垂。 婵娟弦月挂西塍——形容月亮挂在西边的田野上空,如琴弦一样明亮。 舟移畏垒亭前泊——形容船只在靠近畏垒亭的地方停泊。 遥忆书帷障蜡镫——形容远望时想起家中的书帏被蜡烛照亮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河边赏月的景象。首句“潋滟银河低玉绳”,以银河作比,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月光倒映在河面的情景,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接着
注释: 生泔□䤑出新篘。 这是形容竹枝词的制作工艺和原料。生泔□䤑,即竹叶,用来泡制米酒;新篘,是新酿的美酒。 令节分冬一醉休。 这个“令节”指的是冬季节日。在冬天,人们会聚在一起喝酒庆祝,所以这里说要“分冬一醉休”,意思是要在这寒冷的季节里,用酒来驱散严寒,享受温暖的时光。 怕见三朝迷雾重,装绵径寸暖于裘。 这里的“三朝”指的是三年或三年以上的时间;“迷雾重”比喻这三年里充满了困难和挑战
芦帘纸阁好盘桓。 烟筱风蒲水面宽。 合唤渔兄与渔弟,柳阴深处下筠竿。 注释:芦帘竹席搭建的亭子很好玩,可以在这里徘徊。烟雾缭绕的竹林,风吹拂着细长的芦苇,水面宽阔。邀请渔夫和他的同伴,在柳树阴凉的深处放下钓竿。 赏析:这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美景的诗。诗中的“竹枝词”,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巴渝地区(今重庆一带)所创作的乐府民歌,是一种带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歌词,常以民间流行的情歌或风俗歌曲的形式表现
这首诗是关于风鸢的,也就是风筝。下面是逐句释义: 1. "风鸢放出万人看" - 意思是风筝在风力作用下被放飞出去,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2. "千丈麻绳系竹竿" - 这是说风筝是用长长的麻绳绑在竹子上,以增加稳定性。 3. "天下太平新样巧" - 这里的“新样”可能指的是风筝的设计或样式,而“巧”则是指制作风筝的技巧高超。这句话可能是在赞美这些精巧设计的智慧和技巧。 4. "一行飞上碧云端"
注释:曲曲折折的溪流,重重叠叠的树木,在树林里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一两座春山。茅草屋深藏在树林里,人们看不到它。几声鸡鸣犬吠声,从夕阳中传来。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秀美的田园风光画卷。诗中以“水流曲曲树重重”开首,便把读者带入了一个曲径通幽、水木清华的美妙境界,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水流曲曲树重重”,写溪流弯弯曲曲,层层叠叠,树木葱茏茂密,掩映着溪流,构成一个天然屏障。这两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