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珌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朋友夏明叔时所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 首句“顷与君别时,君颐未生髭。”描述了两人初次见面的情景,那时他还没有胡须,显得年轻有为。 第二句“曶曶二十年,惊见紫髯奇。”描绘了时间流转,转眼间二十年过去了,他已是一位风度翩翩的中年男子,他的胡须变得浓密而奇特。 第三句“相逢不相识,视刺乃得之。”表示他们虽然久别重逢,但却彼此不认识了,直到看到对方的名片后才认出对方。
仲冬望日登四顾坡 仲冬时节,我登上了四顾坡,观赏着美丽的风景。 往哲有清言,晋人未为达。 古代的智者们留下了许多清新的话语,但晋人并未达到他们的境界。 此身皆假合,既散安用锸。 我们的身体都是虚幻的存在,一旦分散就没有什么用了。 大音不在弦,琴亦安所设。 最美妙的声音不在于弦上,琴也不需要设立。 当时逃酒徒,往往畏侵及。 当时的酒徒们总是害怕被牵连。 豁哉桴海时,风涛任兴息。
诗句原文: 千章乔木烟苍苍,一帙遗文字字香。梁鼎西沉何处问,至今戟手看兴亡。 译文注释: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皇宫中的一幅画面,千章高大的树木笼罩在一片烟雾之中,而一卷古老的书籍散发出阵阵香气。梁朝的鼎器已经沉没不见,它的下落成为了一个未解之谜。诗人手持戟柄,目光坚定地注视着这一切,见证了国家的兴衰更迭。 赏析: 整首诗歌通过对古代皇宫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诗句解释与译文: 1. 紫宸朝退晓光寒,百吏奔曹一吏闲。 - 紫宸:皇帝的居所。 - 朝退:指皇帝处理完政务后离开。 - 晓光寒:清晨的光芒寒冷。 - 百吏奔曹:众多官员忙碌于各自的职务。 - 一吏闲:只有一位官员空闲。 2. 便可云卿称散秩,柰何名籍尚人间。 - 云卿:这里可能指的是古代的文官,如尚书、侍郎等。 - 散秩:非正式或无薪俸的官职。 - 奈何:无奈,为何。 - 名籍
雪霁玉堂晓眺 当年银界隔鲸江,今日分明玉作堂。 不是琼林宫树密,也应白虎接明光。 注释: 1. 雪霁玉堂晓眺:在雪停日出的清晨时分,登上玉堂眺望。 2. 当年银界隔鲸江:形容过去的场景如同银色的江面隔断了鲸鱼的游动。 3. 今日分明玉作堂:现在的景象犹如玉石雕琢而成的大厅。 4. 不是琼林宫树密:不是因为琼林宫树繁茂才显得美丽。 5. 也应白虎接明光:就像白虎迎接光明一样。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局部含义来归纳作答。“外物不足恃”意思是说:外界的事物不能长久依靠;“唯有万卷书,可以解我颜”意思是说:只有万卷书能够解除我的忧愁。 【答案】 译文:①世间万物都不能永久地依赖,百年间就会发生变化。②只有万卷书籍才能解除忧愁。③男子应当立下志向,有远大的见识的人才能够达到高境界。④百川日夜奔流
【注释】: 1. 双柏:指柏树,常绿乔木。 2. 手自移时尺许长:亲手将树木从移植地移栽到官舍里来,已有一段时间了。 3. 三年拂拂及宫墙:经过三年的精心照料,这些柏树已经长得非常高大了。 4. 愿言勿负栽培力:希望你能牢记培育这株柏树的人所付出的努力,不要辜负他的期望。 5. 保此坚贞傲雪霜:希望它能够保持坚韧的品质,像梅花一样在严冬傲然绽放。 【赏析】:
注释: 1. 通明殿上紫芝仙,乞得闲身下九天。 - 通明殿:指皇帝居住的宫殿之一,通常用于朝见和举行仪式。 - 紫芝仙:古代传说中仙人所食之草名,常用来比喻高官或神仙。 - 乞得闲身:请求得到悠闲自在的生活。 - 下九天:即从九重天(指天上的最高层)下降到人间。 2. 今日都门临祖处,几人惊叹着鞭先。 - 都门:指皇宫的正门,是官员进出的地方。 - 临祖处:靠近祖先的居住地。 - 惊叹着鞭先
注释: 入门:进入庭院。 一径:一条小路。 小纡回:弯弯曲曲。 百本:许多株。 芙蓉:荷花。 手自栽:亲手栽种。 寄语:劝诫,劝告。 须善护:必须好好地保护。 三年犹及见三开:意思是三年之内还能看到荷花三次盛开。 赏析: 这是一首咏荷的七绝诗。诗人以“筑径”“入门”点出荷塘的位置,又以“一径”二字写荷池曲折迂回之状;“百本芙蓉”则突出了荷叶茂盛之景。全诗语言平实,意境清丽。 前两句写荷塘的环境
注释:文昌,指北斗星。斗极旁,指李侍郎安抚浙东,地位在北斗星的旁边。千尺涛江元不远,意思是说公当早晚对明光。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期望。首句“夜来天阙望文昌”描绘了诗人在夜晚仰望星空的场景,表达了对文昌帝君的敬仰之情。次句“移在藩臣斗极旁”则表明自己虽然远离京城,但依然心系国家大事,希望友人能够肩负起重任,为国家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