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鹗
【注释】 召伯埭:在扬州广陵(今江苏扬州)。 别:离别,指从家乡出来。 古埭:即古运河上的码头。遗事:留下的故事或旧事。 垂杨:杨柳。远思:远地思念故乡之情。 鸣钲:古代一种乐器。估客:商人。舫:船。 吹笛:吹奏笛子。女郎祠:供奉着美女的庙宇。 湖天阔:水天辽阔无边。 风蒲:随风飘扬的水草。鷾鸸:大雁。 【赏析】 《召伯埭》是一首纪行诗。全诗写诗人离开江南,乘舟北行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综合能力。鉴赏时,先把握诗句中重要词语的意象含义,然后结合全诗内容分析其作用,最后点明手法或情感主旨,注意要结合全诗内容分析。 “堤上无穷柳,春来那忍攀”,意思是:堤岸上的杨柳,春天来了怎么忍心攀折?这一句写春色撩人,而诗人却无心赏玩。 译文: 堤岸的杨柳,春天到了怎么忍心去攀折? 丝长初蘸水,绿浅不遮山; 烟态思从前,风情愧老颜。
【注释】 入望:远望。 林端:山林的边际。 幽禽:幽闲之鸟。 作主:主宰,支配。 好客:喜爱客人。 香气:花香。 初日:早晨的阳光。 翠微:青翠的山色。 逃禅:逃避世俗之念。 画本:画稿,指画谱。 千树:很多很多的树木。 【赏析】 这是一首咏梅诗。首联两句写西溪山庄的景色:远远望去,白茫茫一片;幽静的鸟儿从竹林里飞出。颔联两句写自己因爱梅而忘了归途,地偏春作主,花好客忘归
晚春初霁大恒让山二上人招同诸公集南屏山房看湖上新绿分韵 众壑敛残雨,高窗万绿添。 风光动深樾,山翠滴虚檐。 密映晴丝卷,香分细草兼。 下方新画就,浓黛染重奁。 注释: 众壑(hè):许多山沟。 敛(liǎn):收敛、消失。 残雨:残留的雨水。 高窗:高大的窗户。 添:增加,此处指增添生机。 风光动深樾(yè):风景使树木更加茂盛。 深樾:茂盛的树林。 山翠滴虚檐(yán)
【注释】 (1)鱼台:古县名,在今山东鱼台东南。 (2)江湖:指江、湖。 (3)孤艇:单船。 (4)短蒲:指蒲苇。 (5)矢鱼沙户惯:以射鱼为业的渔户,习惯用箭射鱼。 (6)庌马水村无:指骑马的牧人,没有到水边去放牧。 (7)缁尘:黑土,泥土。 (8)逋:通“凫”(fú),野鸭。 【赏析】 此诗写诗人行舟途中的所见所感。诗前二句写舟行初起之景,一“推篷”字,见船已起行,而人则仍在船上,故云
【注释】淮城:即合肥城。枚叔:指西汉辞赋家枚乘,名赋,字叔。 “旅泊孤城外”二句:“旅泊孤城外”,是说作者在孤城外暂住,没有固定的住处,所以有“长淮入望劳”,即远望着淮水而感到劳苦。这两句写他漂泊不定,寄人篱下,生活不安定。 “天形倚盖远”二句:“天形倚盖远”,谓天高云淡,仿佛靠在屋檐上;“水势筑垣高”,指淮水波涛汹涌,如墙壁般高耸。这两句写淮河景色的宏伟壮阔,给人以雄浑之感。
【注释】 偻指:弯曲的手指。中吴:指苏州,古称吴郡。有几家:指园林中有几处。亭:指园中的亭台。高士:指高尚的隐士。赋并小园夸:指诗中有赞颂小园之词。鱼檥(zhào):古代的一种水军战船。俯浸檥:指战船低垂着水面。山仆:山人,隐士。擎茶:烹茶。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历苏州时所作。诗人对苏州自然风光的赞美,以及对自己隐逸生活的追求,都表现得很充分。诗的前四句写景。首句“偻指中吴胜”
注释: 名僧遗石在,迢递访前尘。 这是说名僧遗留的石头还在,我远道而来寻访。 北郭图难觅,东林社未湮。 但难以找到位于北方的小城(北郭)和位于东方的园林(东林),它们的遗迹仍然存在。 不逢浇竹叟,偏住散花人。 我没有遇到浇灌竹子的老翁,却遇到了一位散发香气的人。 怊怅回船处,温风荡绿蘋。 惆怅地返回船上,温暖的风使绿苹荡漾起波浪。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一位名僧的拜访
【注释】 游水木明瑟园简陆茶坞二首 其一:小舟停泊在岸边,轻便的车子绕着村庄走。寻访甫里宅,不比辟疆园差。水面上弥漫着雾气,山墙上隐约可见短墙。夏天的帷幕五彩缤纷,暂时在这里平息了喧闹。 【赏析】 描写诗人游览明瑟园时所见景色,抒发闲情逸致,诗中用词精炼,意境幽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全诗以“游”开篇,点明了诗人游览的主题;第二句写诗人的行程,第三、四句描写诗人到达目的地后所见之景
晚渡黄河 闻道吕梁险,东分此地宽。 纬萧询土俗,剪纸祭波官。 落日中流赤,长风五月寒。 高堂念游子,舟楫报平安。 注释: 1. 闻道吕梁险,东分此地宽。- 听到说吕梁山险峻,但东面的地方比较宽阔。 2. 纬萧询土俗,剪纸祭波官。- 在纬萧地区询问当地人的风俗习惯,用剪纸祭拜河神。 3. 落日中流赤,长风五月寒。- 夕阳映照在流动的河水中显得红艳,而五月的长风让人感到刺骨的寒冷。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