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旦
饔饩七牢出自《秋官司寇第五》,饔饩七牢的作者是:周公旦。 饔饩七牢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饔饩七牢的释义是:饔饩七牢:古代宴享时用的丰盛饮食,指用牛、羊、豕、鸡、犬、豕、鱼等七种牲畜之肉制作的丰盛食物。 饔饩七牢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饔饩七牢的拼音读音是:yōng xì qī láo。 饔饩七牢是《秋官司寇第五》的第1665句。 饔饩七牢的上半句是:皆陈。
皆陈出自《秋官司寇第五》,皆陈的作者是:周公旦。 皆陈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皆陈的释义是:皆陈:一一陈述。 皆陈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皆陈的拼音读音是:jiē chén。 皆陈是《秋官司寇第五》的第1664句。 皆陈的上半句是:腥二十有七。 皆陈的下半句是:饔饩七牢。 皆陈的全句是:象胥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傅王之言而谕说焉,以和亲之。若以时入宾
腥二十有七出自《秋官司寇第五》,腥二十有七的作者是:周公旦。 腥二十有七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腥二十有七的释义是:腥二十有七:指秋天狩猎捕获的猎物有二十七种,意指收获丰富。 腥二十有七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腥二十有七的拼音读音是:xīng èr shí yǒu qī。 腥二十有七是《秋官司寇第五》的第1663句。 腥二十有七的上半句是:鼎簋十有二。
鼎簋十有二出自《秋官司寇第五》,鼎簋十有二的作者是:周公旦。 鼎簋十有二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鼎簋十有二的释义是:鼎簋十有二:指古代宴享、祭祀用的十二种礼器。 鼎簋十有二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鼎簋十有二的拼音读音是:dǐng guǐ shí yǒu èr。 鼎簋十有二是《秋官司寇第五》的第1662句。 鼎簋十有二的上半句是:壶三十有二。 鼎簋十有二的下半句是
壶三十有二出自《秋官司寇第五》,壶三十有二的作者是:周公旦。 壶三十有二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壶三十有二的释义是:壶三十有二:壶,即酒壶;三十有二,即三十二。整句意为酒壶装有三十两酒。此处用以形容酒量之大。 壶三十有二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壶三十有二的拼音读音是:hú sān shí yǒu èr。 壶三十有二是《秋官司寇第五》的第1661句。
鉶二十有八出自《秋官司寇第五》,鉶二十有八的作者是:周公旦。 鉶二十有八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鉶二十有八的释义是:鉶二十有八:指古代的一种刑罚,即割掉受刑者耳朵的刑罚,其中“鉶”意为割,“二十有八”表示割去二十八个耳朵。 鉶二十有八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鉶二十有八的拼音读音是:xíng èr shí yǒu bā。 鉶二十有八是《秋官司寇第五》的第1660句。
豆三十有二出自《秋官司寇第五》,豆三十有二的作者是:周公旦。 豆三十有二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豆三十有二的释义是:豆三十有二:指豆类作物有三十余棵。 豆三十有二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豆三十有二的拼音读音是:dòu sān shí yǒu èr。 豆三十有二是《秋官司寇第五》的第1659句。 豆三十有二的上半句是:簠八。 豆三十有二的下半句是:鉶二十有八。
簠八出自《秋官司寇第五》,簠八的作者是:周公旦。 簠八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簠八的释义是:簠八:古代一种盛食物的竹器,形状似簋,有盖,八足。 簠八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簠八的拼音读音是:fǔ bā。 簠八是《秋官司寇第五》的第1658句。 簠八的上半句是:食三十有二。 簠八的下半句是:豆三十有二。 簠八的全句是:象胥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
食三十有二出自《秋官司寇第五》,食三十有二的作者是:周公旦。 食三十有二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食三十有二的释义是:食三十有二:指吃到了三十二岁。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食三十有二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食三十有二的拼音读音是:shí sān shí yǒu èr。 食三十有二是《秋官司寇第五》的第1657句。 食三十有二的上半句是:四牢。
四牢出自《秋官司寇第五》,四牢的作者是:周公旦。 四牢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四牢的释义是:四牢:指牛、羊、猪、狗四种牲畜。 四牢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四牢的拼音读音是:sì láo。 四牢是《秋官司寇第五》的第1656句。 四牢的上半句是:皆修。 四牢的下半句是:食三十有二。 四牢的全句是:象胥掌蛮、夷、闽、貉、戎、狄之国使,掌傅王之言而谕说焉,以和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