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旦
牍出自《春官宗伯第三》,牍的作者是:周公旦。 牍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牍的释义是:牍:文书,公文。 牍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牍的拼音读音是:dú。 牍是《春官宗伯第三》的第1628句。 牍的上半句是:舂。 牍的下半句是:应。 牍的全句是:磬师掌教击磬,击编钟,教缦乐、燕乐之钟磬。凡祭祀,奏缦乐。钟师,掌金奏。凡乐事,以钟鼓奏九夏:《王夏》、《肆夏》、《昭夏》
舂出自《春官宗伯第三》,舂的作者是:周公旦。 舂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舂的释义是:舂:舂击,用杵捣击。 舂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舂的拼音读音是:chōng。 舂是《春官宗伯第三》的第1627句。 舂的上半句是:管。 舂的下半句是:牍。 舂的全句是:磬师掌教击磬,击编钟,教缦乐、燕乐之钟磬。凡祭祀,奏缦乐。钟师,掌金奏。凡乐事,以钟鼓奏九夏:《王夏》、《肆夏》
管出自《春官宗伯第三》,管的作者是:周公旦。 管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管的释义是:管:掌管,管理。 管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管的拼音读音是:guǎn。 管是《春官宗伯第三》的第1626句。 管的上半句是:笛。 管的下半句是:舂。 管的全句是:,以祀四望;乃奏蕤宾,歌函钟,舞大夏,以祭山川;乃奏夷则,歌小吕,舞大濩,以享先妣;乃奏无射,歌夹钟,舞大武,以享先祖
笛出自《春官宗伯第三》,笛的作者是:周公旦。 笛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笛的释义是:笛:古代一种竖吹的木管乐器。 笛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笛的拼音读音是:dí。 笛是《春官宗伯第三》的第1625句。 笛的上半句是:篪。 笛的下半句是:管。 笛的全句是:磬师掌教击磬,击编钟,教缦乐、燕乐之钟磬。凡祭祀,奏缦乐。钟师,掌金奏。凡乐事,以钟鼓奏九夏:《王夏》、《肆夏》
篪出自《春官宗伯第三》,篪的作者是:周公旦。 篪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篪的释义是:篪:古代的一种管乐器,形似笛,三孔。 篪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篪的拼音读音是:chí。 篪是《春官宗伯第三》的第1624句。 篪的上半句是:箫。 篪的下半句是:笛。 篪的全句是:磬师掌教击磬,击编钟,教缦乐、燕乐之钟磬。凡祭祀,奏缦乐。钟师,掌金奏。凡乐事,以钟鼓奏九夏:《王夏》
箫出自《春官宗伯第三》,箫的作者是:周公旦。 箫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箫的释义是:箫:古代一种竖吹的管乐器。 箫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箫的拼音读音是:xiāo。 箫是《春官宗伯第三》的第1623句。 箫的上半句是:籥。 箫的下半句是:篪。 箫的全句是:小师掌教鼓鼗、柷、敔、埙、箫、管、弦、歌。大祭祀,登歌击拊,下管击应鼓,彻歌。大飨,亦如之。大丧,与廞。凡小祭祀
籥出自《春官宗伯第三》,籥的作者是:周公旦。 籥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籥的释义是:籥:古代一种管乐器。 籥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籥的拼音读音是:yuè。 籥是《春官宗伯第三》的第1622句。 籥的上半句是:埙。 籥的下半句是:箫。 籥的全句是:旄人,下士四人、舞者众寡无数、府二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籥师,中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旄人
埙出自《春官宗伯第三》,埙的作者是:周公旦。 埙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埙的释义是:埙: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 埙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埙的拼音读音是:xūn。 埙是《春官宗伯第三》的第1621句。 埙的上半句是:笙。 埙的下半句是:籥。 埙的全句是:小师掌教鼓鼗、柷、敔、埙、箫、管、弦、歌。大祭祀,登歌击拊,下管击应鼓,彻歌。大飨,亦如之。大丧,与廞
笙出自《春官宗伯第三》,笙的作者是:周公旦。 笙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笙的释义是:笙:古代一种吹奏乐器,由多根管子组成,常用于宫廷音乐和祭祀活动。 笙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笙的拼音读音是:shēng。 笙是《春官宗伯第三》的第1620句。 笙的上半句是:掌教龠竽。 笙的下半句是:埙。 笙的全句是:笙师,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胥一人、徒十人。 笙师
掌教龠竽出自《春官宗伯第三》,掌教龠竽的作者是:周公旦。 掌教龠竽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掌教龠竽的释义是:掌教龠竽:负责音乐教育和指挥音乐的官职。龠(yuè):古代一种管乐器,竽(yú):古代一种吹奏乐器。 掌教龠竽是周代诗人周公旦的作品,风格是:文。 掌教龠竽的拼音读音是:zhǎng jiào yuè yú。 掌教龠竽是《春官宗伯第三》的第1619句。